《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历史上著名伦理学著作,“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巅峰之作,讨论人应该如何生活才是幸福的,给出了幸福经典定义: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
幸福就是把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有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文章目录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你将读到: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现代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伦理学有什么不同?
-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原型是什么?
- 什么是“功能论证”? 亚里士多德如何用这个论证确定幸福的定义?
- 品格德行在什么意义上是一种“中道”?
-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认为哲学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
《尼各马可伦理学》作者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西方哲学史上代表人物,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门类都取得了很高成就。
关于本书
《尼各马可伦理学》核心内容
第一,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将幸福界定成为“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
第二,构成幸福的第一种德性——品格德性;
第三,构成幸福的第二种德性——理智德性。
本书的经典地位
至少有三部伦理学著作归到了亚里士多德名下,分别是《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和《大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是最有名、最完整、影响最大的,这个书名很可能和亚里士多的儿子有关。在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园》里,柏拉图的手里拿的是他讲宇宙创造的作品《蒂迈欧》,而亚里士多德手里拿的就是这部《伦理学》。
拉斐尔的《雅典学园》
亚里士多德手里的《伦理学》
幸福与德性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生活的最高目的,其真正的问题在于“幸福”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是幸福的;有人认为赢得荣誉是幸福的;有人认为挣很多钱是幸福的;也有人认为进行哲学沉思才是最幸福的。在他看来,如果只是追求欲望满足和感官的快乐,那样的生活和禽兽无异,降低了人的水准。而追求荣誉的生活容易受制于他人,无法实现完满自足;追求金钱的生活,根本就配不上“幸福”这两个字,因为金钱只能是工具,不是目的本身。在批评柏拉图将认识“好的理念”作为最幸福的生活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虽然既爱我们的朋友,又爱真理,但是作为哲学家,我们应该对真理更加虔诚。”这就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最早的出处。
亚里士多德用著名的“功能论证”提出了自己的幸福定义。对于一个有功能的事物,也就是有某种特有活动的事物而言,它的最高目的,就在于把功能发挥好。如果人也有某种特殊的功能,那么对人来讲最高的目的和幸福,就是把人特有的功能发挥好。
人的活动可以分成三种,
一类是获取营养维持生命,这显然不是人特有的活动,而是所有生物都有的;
第二类活动是感觉和欲求,这也不是人特有的活动,因为所有动物都有感觉和欲求;
第三类活动是理性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也就是人之为人特有的活动。那么对于人这种理性的动物而言,他的最高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性发挥好,这就是人的幸福所在。而把自己的功能发挥好,就是“德性”。这样亚里士多德就得到了那个经典的幸福定义: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
进一步来说,人有两种能力都和理性有关,一方面是人的情感和欲求能力,它们可以服从理性;另一种是更纯粹的理性自身发挥作用的能力。相应地,德性也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品格德性”,另一类是“理智德性”。
品格德性
品格德性是我们灵魂中与情感和欲求有关的那部分的卓越品质,就在于欲求和情感符合理性的要求,比如勇敢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去感受恐惧和自信,既不怯懦也不鲁莽;慷慨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看待金钱,帮助需要的人,既不吝啬又不挥霍。总体而言,品格德性是某种在过度和不及之间的“中道”,很像中国传统思想里的“中庸”。
这其中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中道”不是简单的中间,而是正确和恰到好处。它不是给出一个一定要如何行动的简单规则,而是要求我们考虑具体情境,做出具体的道德判断。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情感和行动都有“中道”,有些情感和行动,本身就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有德性的人和有德性的事,并且更关心前者。有德性的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他要知道德性是什么;
第二,他要自己做出决定去做有德性的事,而且不是因为进一步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选择它;
第三,他要用稳定的方式做出决定。要获得品格德性,成为有德性的人,需要从小的正确教养,这个过程最开始是按照外在的要求行动,但是人们最终可以把这些外在的要求内化,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每个情况下如何行动。
理智德性
理智德性就是灵魂中纯粹理性的那个部分的卓越品质。灵魂中纯粹理性的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两种,
一种是认识不变的客观世界的部分,亚里士多德称它为“科学的部分”;另一种是针对可变的人类事务进行“理性计算的部分”。
灵魂科学的部分有三种德性,
一种是把握科学大前提的“理智”,
一种是进行科学演绎推理的狭义的“科学”,
第三种是关于最高的科学对象的“智慧”。
进行理性计算的部分有两种德性,一种是生产各种产品的技艺,另一种是明智,它帮助人们实现幸福这个整体目标,也帮助品格德性确定具体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
这五种德性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明智和智慧。明智和品格德性有密切关系,明智就是帮助品格德性进行审时度势的那种理性,它帮助我们把一个相对宽泛的目的转化成一个具体的行动。智慧则是哲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亚里士多德对哲学沉思给出了最高的赞美,说它是最高的人类成就,是最能够持续享受的活动,是最令人快乐的、最自足的、最适合闲暇的,也是最神圣的。
现实意义
第一,亚里士多德像老师柏拉图一样,强调人要发挥理性的能力,实现各种德性,这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觉,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的理性更加多元化。
第二,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一种在情感欲求和理性之间更加平衡的道德心理学,他承认情感和欲求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道德生活中意义重大,同时也强调道德判断中理性的核心地位,强调审时度势地进行具体的分析,而不像柏拉图那样过分重视理性,甚至要压制欲望。
第三,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生的整体问题,要回答“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着眼于评判某个具体的行动是对是错,这一点激发了当代的“德性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金句
- “我们虽然既爱我们的朋友,又爱真理,但是作为哲学家,我们应该对真理更加虔诚。”
- “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核心关注,不是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如何过好完整的一生;不是要做对一两件具体的事,而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 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一种在情感欲求和理性之间更加平衡的道德心理学,他承认情感和欲求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道德生活中意义重大,同时也强调道德判断中理性的核心地位,强调审时度势地进行具体的分析。
亚里士多德人物小传
-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很长时间里他的名字就是“哲学家”的代名词。
-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生在马其顿的斯塔吉拉,17岁的时候被送到雅典,跟随柏拉图学习哲学,长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之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在希腊世界游历。公元前343年,他受到马其顿国王菲利普的邀请,来到马其顿宫廷,给王子们上课,并且遇到了后来成为马其顿国王的亚历山大,但是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君主的影响应该有限。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在吕克昂建立自己的学园,他的学派被称为 “漫步学派”。公园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雅典反对马其顿的呼声甚嚣尘上,亚里士多德逃离了雅典,次年因为胃病去世。
吕克昂学园遗址
-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最高产的哲学家,据记载,他的作品有多达156部,550卷,大约45万行。今天规模庞大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也就是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 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流传史非常曲折。亚里士多德去世前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学生特奥弗拉斯托斯,特奥弗拉斯托斯去世前将这些作品留给了自己的侄子,他侄子把这些手稿都藏了起来,直到大约两个世纪之后,这些手稿才被再次发现。漫步学派第十一代掌门安德罗尼科把它们分门别类,编辑整理,才有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基本形态。古代晚期,亚里士多德的大多数著作又一次在西方销声匿迹,却经由叙利亚,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希伯来世界。十二世纪开始,这些著作又从阿拉伯世界传回了西方,引起了亚里士多德哲学在西方的强劲复兴,成为经院哲学的主要思想资源。但是到了现代早期,亚里士多德又成为科学家和哲学家共同的靶子。
- 亚里士多德是真正的百科全书,在当时各个知识门类里都取得了最高的成就。他尤其被誉为“逻辑学之父”和“生物学之父”。
-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门类进行专门的研究,他将知识分为三大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制作性的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作为普遍工具的逻辑学。
- 虽然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理论大多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在哲学领域,他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哲学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