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本文是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是门阀大族消亡的起点,但是谭凯的研究结论是:安史之乱之后,门阀大族继续把持着中国的官僚体系,没有遭到破坏,真正给他们造成灭顶之灾的不是科举制,不是安史之乱,也不是晚唐的藩镇割据,而是黄巢起义,以及之后的军阀混战。从黄巢之乱开始,到军阀轮番洗劫,这些大族也遭到灭顶之灾,聚集了全国最多门阀大族的两京(长安,洛阳)地区,在战乱中被摧毁,精英们被肉体消灭,关系网也随之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人在新朝廷中仅占一小部分,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凭借家族纽带的关系网来主导国家政治了。这样,门阀大族就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退场了。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书籍简介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的主题是研究中国汉朝到唐末的门阀士族,聚焦于门阀这个社会阶层的消亡,及其原因,为了发掘9世纪中国的大家族关系网,尽可能还原当时中国政治圈和社会高层的样子,谭凯分析比对了几千块唐代墓志,从而做到了有理有据。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作者简介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的作者谭凯,尼古拉斯·谭克特,是美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唐宋时期的精英社会,以及墓葬文化。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阅读收获
门阀大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在唐代仍然长期把持着国家政治,但最终于唐末逐渐消亡,这也是外国汉学家眼中中国从“中古”进入“近代早期”的重要标志。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探讨的主题就是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作者谭凯通过对大量唐代大家族墓志铭的研究,得出了这个问题上不同于前人的结论,他认为,导致门阀大族在唐代走向消亡的原因,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科举制或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割据,而是黄巢之乱,从黄巢之乱开始,到军阀轮番洗劫,这些大族也遭到灭顶之灾,聚集了全国最多门阀大族的两京地区,在战乱中被摧毁,精英们被肉体消灭,关系网也随之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人在新朝廷中仅占一小部分,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凭借家族纽带的关系网来主导国家政治了。这样,门阀大族就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退场了。
你将读到:
- 在中国历史上,门阀大族是什么样的存在?
-
为什么唐代的门阀大族都爱扎堆居住?
-
在科举制度中,大族子弟有哪些优惠便利?
-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仍将统一保持了150多年,这其中门阀子弟起了怎样的作用?
-
为什么到了宋代,不久前曾经权倾天下的门阀子弟们,几乎一个都找不到了?
书籍信息
书名:《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原作名: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谭凯
译者:胡耀飞 谢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