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华 ,随着《军师联盟》大热,人们对于“三国”后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乱世之奸雄曹操,心狠手辣的曹丕,野心家司马懿,以及阮籍、嵇康、山涛这些人在竹林中组成的小团体……精彩人物轮番登场,形成了极富个人色彩的魏晋时期。而本书《魏晋风华》,则以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为线索,对这一时期做了一次系统解读,揭开魏晋美学的面纱,帮你读懂魏晋,读懂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
文章目录
魏晋风华 价值
随着《军师联盟》大热,人们对于“三国”后续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乱世之奸雄曹操,心狠手辣的曹丕,野心家司马懿,以及阮籍、嵇康、山涛这些人在竹林中组成的小团体……精彩人物轮番登场,形成了极富个人色彩的魏晋时期。
而本书《魏晋风华》,则以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为线索,对这一时期做了一次系统解读,揭开魏晋美学的面纱,帮你读懂魏晋,读懂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
魏晋风华 作者简介
魏风华
历史写作者、小说家、诗人。曾以《唐朝的黑夜》三部曲惊艳于历史写作圈,被誉为“创意历史”和“中国怪谈”写作的开创者、“中国的小泉八云”,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
其诗歌和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花城》、《葵》等国内重要文学期刊,著有长篇小说《平安夜大冒险》、诗集《硬石镇》。2012年以《抗日战争的细节》荣登“新浪中国好书榜2012年度十佳人文社科好书”,其后相继推出畅销续集。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魏晋风华》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魏晋风华 正文
一、魏晋简介
魏晋时期指什么?
魏晋时期,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
与汉朝的敦实厚重、三国的慷慨激荡、唐朝的盛大开放、宋朝的清丽婉约不同,魏晋人物以率性不羁、旷达玄远著称。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精神时尚和审美追求,魏晋也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和争议最大的时代。
魏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曹魏政权把持朝政,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阮籍、嵇康等。
第二阶段,皇位为司马氏所夺,改朝为晋(西晋),代表人物有:司马炎、王导、王衍等。
第三阶段,八王之乱后,西晋为北方诸民族所灭,司马睿于建康称帝,史称东晋,代表人物有:谢安、谢玄等。
魏晋时期三大特征
1. 大分裂。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分裂时期,前后达三百年之久。
2. 皇权衰退,门阀士族把持权柄。
3. 老庄玄学盛行。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甚至喊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
二、曹魏政权
海边的曹孟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出生在一个复姓夏侯的家庭。父亲夏侯嵩投靠当权宦官曹腾做了养子,举家皆改姓为曹。这成了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
当年袁绍诛杀宦官,曹操也参与其中,曾有清流大臣质问曹操:“阿瞒啊,你本是宦官养子之后,有什么资格参加我们这样高尚而伟大的行动?”
曹操徐徐道:“干君何事?”
四字道尽曹孟德心中苦味,纵有美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又能如何?
辽地平定。秋九月,曹操凯旋。他特意走了一趟河北昌黎,登上附近的碣石山,眺望大海,苍茫如幕。
面对辽阔的大海,迎着潮湿的海风,人们总会结合自己的人生境遇而遐思万千。曹孟德也不例外。在人生的秋天,他在极目远望时,写下那首淡然而又百味杂陈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于曹操来说,观海天之辽阔,感宇宙之无极,想人生之微茫。生命至此,谁能不动情?
难怪有人说,所谓“建安风骨”,孟德一人之风骨而已。魏晋开篇在这样一个浪漫的统治者身上,后面的故事有多精彩可想而知。
帝王亦名士
在曹操死后,曹丕代汉而建魏,并采纳尚书陈群的意见,建立了“九品中正制”。曹丕的才情虽不及父亲和弟弟,却也有着异于常人的风范。
据《世说新语》记载,“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文采斐然,深受曹丕喜爱。
在他死后,曹丕大为悲伤,亲临灵堂,对身边大臣说:“王粲在时,喜欢听驴鸣,你们可以各学一声驴鸣,为他送行。”
一时间,灵堂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驴鸣,就连曹丕本人也在其中。
七步成诗的曹植
曹丕和曹植兄弟俩,各自遗传了父亲一半的特质,曹丕狠辣有政治天赋,曹植禀赋中透着一股诗意,更受父亲的偏爱。可终究是曹丕夺了皇位,这时曹植是否能够保命,全在兄长一念之间。
《世说新语》中记载,曹丕夺得皇位后,曾让曹植七步中作诗,如果作不出,就要杀了他。曹植听了,当即便念出一首: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听罢曹植所作的诗,曹丕到底还是动了些许恻隐之心,放过了弟弟。
高贵乡公之死
曹魏政权,自曹丕之后传给了曹叡,曹叡之后传到了曹芳。此时,日渐老去的司马懿,被曹氏一族边缘化了。但他不甘心,于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完全掌握住了魏国的实权,曹家皇帝成了司马家的傀儡。
多年后,魏帝曹髦年轻气盛,不堪被司马昭遥控和凌辱,竟召来三位大臣,意图诛杀司马昭。
一个闷热的早晨,曹髦义无反顾地挥剑登上了辇车。这一去,无疑是以卵击石,虽一路上司马昭的手下忌惮于曹髦皇帝的身份,不敢下手,但最终,他还是被心狠手辣的贾充派人一戈刺穿了,当场毙命!
三、司马政权
发现司马炎
经过高贵乡公一役后,曹家算是气数尽了。
在司马家灭了蜀国以后,魏元帝曹奂干脆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司马炎,因此,司马炎成了晋的开国皇帝。不久后,他又灭了吴国,正式终结了三国时代。
关于司马炎的性格,有两个典型的故事:
司马炎与诸葛靓是小时候的玩伴,无奈一个成了皇帝,一个成了亡国叛臣之后。在一次宴会上,司马炎喝高了,对诸葛靓说,“你还记得小时候一起玩的事情吗?”此时,诸葛靓早已泪流满面,狠狠地说,“我不能学豫让那样吞炭漆身,矢志报仇,已经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你还用这话激我!”司马炎听后非常惭愧,闭门几日不出。
另一次,司马炎到女婿王济家串门,看见大厅里,排列两厢的婢女上百人,一个个都穿着绫罗绸缎。饭桌上的器皿,也都是珍贵的琉璃杯。这排场比向来勤俭的司马炎,不知奢侈多少倍?随后,上了一道烤乳猪,皇帝吃了一口,顿觉鲜美异常,和自己从前吃过的不一样,就问王济,王济轻轻地回答:“这些小猪在被蒸前,都是用人奶喂养的。”司马炎听后,未等宴席结束,便提前告辞了。
司马炎这个人优点多多,别人夸他“仁以厚下,俭以足用”,一点儿都不过分!
傻皇帝司马衷的深情
司马炎死后,他的二儿子司马衷继位了。这位皇帝的智商,着实让人捏了把冷汗。“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就是从司马衷那里来的。
饥荒之年,饿死了许多人,这事传到司马衷耳朵里,他反倒觉得奇怪,“都饿死了?不会吧!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司马衷虽傻,却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八王之乱中,嵇绍以血肉之躯,掩护司马衷逃跑,在敌人的乱刀砍杀之下,司马衷大声道:“嵇绍是我的大臣,他是‘竹林七贤’嵇康先生的儿子,请你们不要伤害他……”士兵回答:“我们得到的命令是,除了皇帝之外,格杀勿论!”就这样,嵇绍死在了司马衷跟前。
后来,司马衷被劫持到了邺城,侍从要给他洗衣服,他说:“这上面有嵇绍的血,请不要洗!”
不见长安
八王之乱后,西北部少数民族趁虚而入,西晋就此灭亡。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一日,司马睿膝头抱着年仅几岁的司马绍,恰逢有人从长安来,司马睿就问长安和洛阳一带的消息,想起中原沦陷,不觉间泪流满面。司马睿问儿子,“你觉得我们离长安远,还是离太阳远?”司马绍答道:“当然是太阳离我们远,我只知道有人从长安来,却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
司马睿听了非常高兴,觉得儿子很聪明。隔天,司马睿把这件事情说给大臣们听,又问了司马绍同样的问题。可这时,司马绍却说,“太阳近!”正当群臣诧异之时,他徐徐说道,“我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却看不到长安!”
语毕,在座一些从北方南渡而来的老臣,不禁想起悠悠往事,潸然泪下。
四、竹林七贤
何谓竹林七贤?
竹林会集,主要活动时间在嘉平年间。此时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魏国朝野重新洗牌,时局异常混乱。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却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到了一起,他们啸聚竹林(今河南焦作云台山地区),索琴饮酒,纵情不羁,口言老庄,心怀玄远,以老庄之道慰藉当世情怀。
相视一“啸”
啸,一种歌吟方式,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史上记载,阮籍善啸,百步之外,都能清楚地听到。
相传,阮籍曾在苏门山遇到隐士孙登,和他谈论上古玄远之道、修身养性之术,孙登寂然无语,只是呆呆地看着阮籍。后来,阮籍不再说话,也与那人对视。良久,阮籍忽有所悟,长啸了一声,兴尽而返。行至半山腰,忽闻山上传来一声长啸,如鸾凤之音,响彻山林,回头望去,那啸者正是孙登。后,阮籍写下《大人先生传》。
金兰之交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
因在山阳为官,结识了嵇康、阮籍,三人结金兰之好,并入竹林,老在一块儿喝酒。
可是,山涛的妻子韩氏心里却犯嘀咕:几个大男人,这样走得也太近了吧?一天,韩氏便以此事问山涛:“我想偷偷看一下,这两个你整天夸奖的人行吗?”山涛大笑:“有何不可?”
适逢嵇康和阮籍乘车前来拜访山涛,到了晚上,韩氏透过墙上的小洞窥视嵇、阮二人,顿时被迷住了,只见嵇康身高八尺,如玉树临风;阮籍松颜鹤相,颇有得道仙人的气质。
转天,山涛问老婆感想。韩氏说:“我觉得,你的容止与才华,比不上他们俩;之所以跟他们成为朋友,靠的是你的见识和雅量。”
山涛笑答:“正是此话,他们二人也常说我在这方面超过他们!”
知夫者,妻也。
嵇康与山涛绝交?!
嵇康是曹家女婿,十分鄙视司马家的做事风格,因此对司马家采取彻底不合作的态度。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想要推荐嵇康做官,他却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志。
嵇康藉由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一句,矛头暗指司马家。这件事传遍了魏国名士圈子。
其实,嵇康与山涛并非真的绝交,后来嵇康因吕安事件被捕,儿子嵇绍去探望父亲,嵇康说:“不要害怕!我死之后,有山涛叔叔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父亲被杀之后,嵇绍果然在山涛的抚养下长大,并被荐举为官。
王戎曾说:“与嵇康交往二十年,未见其喜怒。”可以说,嵇康这份雅量,一直保持到了临刑那一刻。传说当日,嵇康被押上刑场,索琴弹了一首《广陵散》,不动声色,从容赴死。
此刻,在杀与不杀之间,司马昭还是犹豫的。毕竟嵇康是名士中的旗帜性人物,杀其人寒士心的事他必须考虑。但当洛阳的三千名太学生为嵇康求情,愿意拜其为师时,司马昭还是下了最后的决心。
于是,刀落了,升起的是光辉,照亮了后世千万名士的情怀。嵇康去了,留给我们一个潇洒的背影……
远远的,依稀听见嵇康说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哎,可惜了当初没有教给袁孝尼,现在《广陵散》要失传了。)
刘伶嗜酒留其名
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说的是他自己,更是在说刘伶。
刘伶爱酒,数竹林七贤第一,“三十年”专注只做喝酒这一件事。据说,刘伶喝酒喝得很凶,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带着锄头跟在身边,说:“死便埋我!”
刘伶纵酒放达,常脱衣裸形于屋中,有一次,别人看见了,故意讽刺他,却被刘伶反怼了回去:“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为什么跑到我的裤子里来了?”
小阮的故事
阮咸是阮籍哥哥的儿子,在竹林七贤中,酒量排在刘伶和阮籍后面,位列第三。
爱喝酒的同时,他也是知名的音乐家,为我们留下了由琵琶改造的乐器——“阮”。而在这儿,将为你着重讲述的,是一个源自于他的成语:
按照魏晋风俗,七月初七,要在庭院中晾东西,这实际上是各家炫富的机会。其他各家晾的尽是绫罗,而阮咸却在院子里晾了个粗布裤衩,别人问他,阮咸回答道:“未能免俗!”
当然,这里面充满了讽刺的味道。
向秀心中的矛盾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向秀自幼喜好老庄之学,是数一数二的庄子研究者。除了研究庄子,他另一个爱好是和嵇康一起“玩耍”。他们或是在大树下,光着膀子打铁;或是一个弹琴,另一个坐在草地上合掌倾听。
在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昭杀害以后,向秀经一番强烈的心理斗争,最后还是决定到洛阳(司马家掌权之地)当官。
在大将军府,司马昭接见了向秀。对于杀嵇康,司马昭终是后悔的。在一丝愧疚中,他踞席而坐,问向秀道:“我听说先生有箕山之志,欲隐居泉林!可为什么又出现在我面前?”向秀望着司马昭,徐徐道:“巢父、许由自是狂狷之士,不值得去羡慕。您就说给我什么职位吧。”司马昭大笑,继而默然。
向秀终究不是个极端的人,他主张自然与儒教合一,认为天性即逍遥,而君臣之道也是天性之一。
王戎与妻子卿卿我我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琅琊王家人,是王祥(卧冰求鲤者)的族孙。王戎后来当了官,最终以司徒之位,位列三公。
王戎跟妻子感情非常好。妻子常称王戎为“卿”。在魏晋时,“卿”是不能随便叫的,所以王戎就对妻子说:“一个女人家,老称自己的丈夫为‘卿’,不合礼法,以后别这样叫了。”王妻娇嗔道:“亲你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卿,谁叫你卿?!”王戎听后默许。
嵇康、阮籍死后,某一天,王戎穿着公服,坐着专车,路过黄公酒垆。王戎回头对车上同坐的人说:“当年我跟嵇康、阮籍曾共酣饮于此酒垆!现在嵇公去了,阮公又去了,而我又为政事羁绊。今日视此酒垆虽近,却有山河之远。”
五、世族王家
琅琊王家
刘禹锡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王”“谢”原指魏晋时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他们虽不是家族鼎盛的唯一一个,却是魏晋最具代表性的。
王家的兴旺,始于魏晋南北朝第一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认为是中国式孝顺的极致。孝是魏晋时所推崇的,虽然王祥家贫,却因“举孝廉”而出仕,一路官至太保,被授予公爵。
经过曹魏时的奠基,西晋时的发展,到了东晋王朝,王家官至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其中做到一品官的达15人之多,一度出现了“王(琅琊王家)与马(司马家),共天下”的局面。
王家人物关系图(局部)
东床快婿
魏晋时期,世族之间以联姻的形式互为支持,盘根错节。西晋时,王家、羊家、裴家、阮家就互联姻缘;东晋时,王家、郗家、谢家等也是如此。世族的婚姻,大多是先确定对方的家族,随后才确定具体人选的。
话说当日,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带给王导一封信,求女婿。王导说:“君往东厢房,任意选之。”
门生归来对郗鉴说:“王家诸位公子郎确实都不错,听说来选女婿,一个个都挺矜持的,只有一个哥们儿坦腹东床,好像没听到这回事儿一样。”
郗公说:“就是他了!”
你道那人是谁?正是鼎鼎大名的王羲之!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东床快婿”,用来形容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
“雪夜访戴”的王徽之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生性放旷自由,最具魏晋名士风度。
冬日傍晚,王徽之坐在庭院中,遥望暮色中大雪纷飞的世界,一阵欣喜,忽然想起了老朋友戴逵。徽之心血来潮,命侍从备船,当即要去拜访。经过一夜行船,黎明时分,王徽之终于看到戴逵的住处。可在戴逵宅前,他将拍门之时,居然出人意料地收了手。还没有见到朋友,他便转身上船,原路而返。
后来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道:“我本是乘兴去的,兴尽了便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
在另一个故事中,王徽之放旷,遭遇到他人雅量的正面交锋,故事就变得更有趣了。
在会稽山阴,王徽之曾去拜访郗恢。去时,郗恢还在里屋小睡。王徽之便在厅里等了一会儿,一眼瞥见郗恢那张珍稀的西域地毯,于是问郗恢的手下:“阿乞(郗恢)从哪儿得到此物?”
还没等手下回答,王徽之便命自己的随从把那毛毯卷起来送回自己家了。等郗恢来到厅里,看到自己珍稀的毛毯没了影子,便问毛毯去哪儿了。
王徽之随口答道:“刚才有个大力士背着跑啦!”说话时,脸色自然极了。
郗恢知道十有八九是王徽之在捣鬼,竟也没露出不高兴的神态。
这是魏晋时期最典型的故事,一个人放旷,另一个人就有雅量,放旷是一种高级的表现,而雅量就是一种更高级的表现。王徽之的放旷是自然不造作,而郗恢的雅量则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内在涵养。
六、世族谢家
芝兰玉树
陈郡谢氏,魏晋时期另一个顶级门阀。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晋军大胜立下汗马之功,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士族地位。谢家子弟,多有出类拔萃之辈。
有一天,谢安把子侄们召集到一起,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我总希望谢家子弟出类拔萃?”他的侄子谢玄,站起来,回答道:“就好比芝兰玉树,都希望能长在自己家的庭院里。”
这话虽自私,但也是人之常情,听完谢玄的话,谢安抚掌大笑。自此以后,成语“芝兰玉树”即用以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
谢家人物关系图(局部)
谢安携妓出风尘
四十岁之前,谢安隐于会稽东山,是为高卧东山。这期间,朝廷屡次召其为官,均被拒绝了,最后朝廷急了,以谢安历年征召不至,而下令终身禁锢其仕途。
谢安中年时,家族遭遇了一系列变故,谢家位高权重的三人非死即废,家族在朝廷中眼看着就要失势了。此时谢安决定起于东山,出仕为官!当然,朝廷一听谢安要出山,巴不得呢,早把前面说的气话都给忘了。就这样,谢安带着一大帮美丽的歌妓来到京城建康,同时也带出了“东山再起”的成语,李白在诗中赞誉道:“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小儿辈大破贼
在“淝水之战”中,谢玄一招诱敌之计,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得胜的消息传到京城建康时,在幕后指点江山的谢安,正在跟人下围棋。
看完书信后,谢安默然无言,把信件放在一边,继续慢悠悠地下着棋。
客人知是前线急报,便问战局如何,谢安并不抬头,二指夹着一枚棋子,徐徐答:“小儿辈大破贼。”其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谢安所表现出的,正是典型的晋人雅量,并非该喜而不喜,而是该喜而不露喜悦之情。
谢灵运之死
谢安死的那一年,其侄谢玄的孙子谢灵运出生了。谢灵运自视甚高,赞誉曹植时,不忘自夸道:“天下有才一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只可惜,谢灵运成年时,恰逢魏晋门阀政治行至末路,东晋政权被刘裕所夺,后者出生寒微,建立宋政权后,崇尊儒术,并对二百年放诞不羁的世家大族进行打击。这样的背景下,有着魏晋名士风度的谢灵运生不逢时,一再被贬,终为奸人所害,以“谋逆罪”被处斩。
谢灵运死了,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死,也标志着魏晋风度的消亡。
魏晋风华 结语
从曹魏到司马晋,从竹林到兰亭,从嵇康之死到谢灵运之死,一个时代,慢慢合上了自己的书册。用作者魏风华的话说:
“在当下的时代,我们追寻魏晋,是因为那一代名士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他们高旷美好的品格,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追慕,是因为我们缺乏我们迷失并准备在污浊中继续执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怀念,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