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本文是悲惨世界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 《悲惨世界》以苦役犯瓦尔让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了大革命以后法国社会的民生百态,融入了作家本人对历史、政治、宗教、战争、道德、哲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悲惨世界 书籍简介

《悲惨世界》写作的历史背景主要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32年巴黎起义这段时期,雨果在40年代就开始酝酿这部小说,1861年6月小说全部完成,次年正式出版。全书共分为五部,翻译成中文以后有超过90万字的篇幅,可谓鸿篇巨制。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817年,年仅15岁的雨果在法兰西学院举办的诗歌比赛中,赢得了第九名的成绩,被誉为“神童”。1822年,首部诗集《颂歌》出版,雨果成为法国的“桂冠诗人”。1827年历史剧《克伦威尔》表明雨果从文坛新星到浪漫派领袖的华丽蜕变。之后雨果又陆续创作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悲惨世界 阅读收获

《悲惨世界》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他从40年代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直到60年代流亡期间才最终完成。

小说以苦役犯瓦尔让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了大革命以后法国社会的民生百态,融入了作家本人对历史、政治、宗教、战争、道德、哲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是一部真正的鸿篇巨制。

你将读到:

  1. 为什么说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

  2. 马里于斯政治立场的变化与作家本人的立场有何关联?雨果对法国大革命以及之后的各种政治事件有何看法?

  3. 在雨果心中,怎样的世界才是不悲惨的?

书籍信息

书名:《悲惨世界》

作者:[法]维克多·雨果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郑克鲁

悲惨世界 书籍解读

本文要解读的作品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跟我们之前解读过的《巴黎圣母院》比起来,《悲惨世界》的篇幅更长,世界观也更复杂。如果说写《巴黎圣母院》时候的雨果,还在努力讲好一个故事,那么到了写《悲惨世界》时,他就隐约扮演起了造物主的角色。所谓的“造物主”,是说他不仅要给我们人物与故事,还要给我们整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对现实的照抄,也不是对历史的还原,它比现实更鲜活,比历史更深刻。读完这部《悲惨世界》,你可能仍然不清楚19世纪上半叶法国发生过几次革命,诞生过几个共和国,建立过几个王朝,有过几个帝国。不过,你大概率能感受到善的力量,正义的限度,自由的可贵,道德良知的价值。

《悲惨世界》写作的历史背景主要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32年巴黎起义这段时期。早在19世纪40年代,雨果就开始酝酿这部小说。起因是他听到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苦役犯出狱以后,人们排斥他。当他走投无路时,一位善良的主教帮助了他。在主教感化下,苦役犯从此改过自新,加入了主教弟弟的军队,一路英勇作战,直到在滑铁卢战死沙场。在雨果最初的计划里,除了主教和苦役犯,他还打算写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当时法国文坛的潮流之一是描写民众的痛苦,雨果也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据学者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初衷是对自由的追求,这种自由更多是政治上的,主要是那些有钱没权的阶层想要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而反对教会和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后来,底层民众才进入了革命者的视野,公平逐渐成为革命主要的诉求。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作家和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转向社会底层的无产者。雨果在小说中塑造苦役犯和女人等人物的初衷就与这种思潮有关。

但雨果对大革命的态度比较复杂。虽然他支持法国大革命对自由的追求,同情民众的遭遇和苦难,但对革命之后越来越极端的举措持保留态度。所以,我们会看到雨果笔下的人物往往善恶分明,可是他对革命、历史、宗教的态度却十分暧昧。说到底,雨果并不是某一种政治体制的支持者,他更看重自由、平等和尊严,强调人性的健全和良知的完整。所以说,人们往往把他称为“人道主义者”。

《悲惨世界》的写作过程并不顺利。雨果在40年代就开始酝酿这部小说,当时的法国施行君主立宪制,社会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没能持续多久,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在这段时间里,雨果中断了写作,四处奔走鼓吹革命,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和国会议员。1851年,路易·波拿巴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被迫流亡比利时。直到1861年6月,小说才全部完成,第二年正式出版。全书共分为五部,翻译成中文有90多万字。除了最初计划中的圣人、苦役犯、女人和孩子,雨果还塑造了马里于斯,一个带着不少他本人印记的年轻人。至于小说的主题,雨果自己归纳为:一个人良心的发现。整部小说采用框架式的结构,每一卷、每一部似乎都在讲不同的故事,相互之间的联系十分松散,有时还夹杂了大段雨果的议论和抒情。这一点曾被当时不少评论者批评过。不过,巨大的篇幅抚平了作者议论和抒情引起的突兀感,松散的故事最终都汇聚在同一个主题之下,所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止是几个人物、几段故事,而是整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悲惨世界 第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雨果的《悲惨世界》,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故事要从1814年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讲起,米里埃尔先生是这里的主教。当时,天主教会在法国的势力很大,不仅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还掌握着巨大的财富。按照规定,米里埃尔主教每年有几万法郎的薪水,但他基本把这些钱都用来资助穷人了。虽说家里值钱的东西只剩几套银餐具和几个银烛台,他还因为自己留着这几件银器感到自责。米里埃尔从来不摆主教的架子,对所有教众一视同仁,再加上布道生动有趣,深得教众喜爱和尊敬。在他拜访贫穷山区时,连当地的土匪都主动给他送去仪式要用的东西。

有一天,平静的小城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名字叫让·瓦尔让。他路过这里,想要住一晚,可城里的旅店都不肯接待他。原来,瓦尔让曾经是一名苦役犯。当时的规定是假释出狱后,犯人需要随身携带黄色假释条,并定期去假释官那里签到。没地方落脚的瓦尔让阴差阳错地敲响了主教家的大门,主教像接待客人一样地接待了他,还用上了自己心爱的银餐具。晚上,主教安排瓦尔让住在自己隔壁,这个房间进出都要通过主教的卧室,这让瓦尔让起了疑心,以为是主教不放心他。瓦尔让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他过去是个树木修剪工,为了给姐姐家的孩子偷一个面包,被人当场抓住,判了五年。服刑期间他四次越狱,四次失败,刑期从五年变成了十九年。牢狱生活让瓦尔让感到绝望和不公,内心变得越来越阴暗。好不容易出狱了,还要被当成坏人,在这种情况下,他难免会有些极端的想法。于是,趁主教睡着以后,瓦尔让偷走了银餐具,从窗口逃了出去。第二天,警察就把瓦尔让带回了主教家里。让瓦尔让意外的是,主教竟然帮他解围,告诉警察餐具是送给瓦尔让的礼物。主教甚至把银烛台也送给了瓦尔让,让他用这笔钱做一个正直的人。主教的举动化解了瓦尔让心中的恶,使他找回了自己的良知。他撕掉假释条,发誓要过一个全新的人生。没了假释条,又没有定期去假释官那里报到,好不容易出狱的瓦尔让,又成了警察追捕的逃犯。

一晃几年以后,巴黎城里,出生底层的漂亮少女芳汀经不住大学生的爱情攻势,一夜风流以后未婚生下女儿柯赛特。在那个时代,未婚生育对女性名誉的打击是致命的,在巴黎待不下去的芳汀想回老家重新开始,可是带着孩子没法工作,于是她把孩子托付给开旅店的泰纳迪埃夫妇照顾。芳汀的家乡出产玻璃制品,几年以前,一个名叫马德兰的人改良了制造工艺,因此发家致富,芳汀就是他工厂的女工。马德兰尽管有钱,却不跟上流社会来往,反而花了很多钱在公益事业上,后来又当了市长,作风朴素,为人谦虚,深得民心。马德兰的工厂什么都好,就是有个爱管闲事的女工头,她调查出来芳汀有个私生女,于是就自作主张把她辞退了。小城市的风气比巴黎更保守,芳汀从此再也找不到工作。走投无路之下,芳汀做了妓女,又因为打伤了调戏自己的人被警察抓了起来。当地的警长沙威是个一丝不苟的执法者,对法律有着狂热的信仰,他要判芳汀六个月的监禁。就在芳汀危难之际,马德兰站了出来。马德兰平时乐于助人,在知道自己无意中解雇了芳汀这个可怜的单身妈妈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向警察求情。但沙威说什么也不肯通融,不得已,马德兰强行用市长的权威,命令沙威释放芳汀,还答应帮她接回女儿,这引起了沙威极大的不满。沙威早年曾经在监狱工作,见过还是苦役犯的瓦尔让。他一直怀疑,如今的这个马德兰就是被通缉的逃犯瓦尔让。这次马德兰又把权力凌驾在法律之上,更引起了他极大的愤怒。因此他偷偷写信给上级,请求调查马德兰。可还没等到回复,就传来了瓦尔让被捕的消息,沙威亲自出马,确认抓到的这个人就是瓦尔让。就在众人都以为瓦尔让已经落网的时候,只有马德兰才清楚,他们抓到的是个替罪羊,因为他才是真正的瓦尔让。究竟是向人坦白,还是让那个倒霉蛋替自己受罪,瓦尔让陷入了内心的挣扎。最后,他还是克服了种种障碍,来到法庭之上,当众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随后,沙威逮捕了他,而贫病交加的芳汀,虽然被瓦尔让救了出来,还是去世了。

第一部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这部分内容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也很鲜活。雨果说自己要写下层民众的痛苦,他的确做到了,瓦尔让和芳汀的命运充满了悲伤与不幸,而这又是谁造成的呢?答案显然不是沙威,他充其量只是个不近人情的执法者。那么问题就出在制度本身,从同情民众发展到对制度的不满,这差不多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可要靠什么力量来改变这种局面呢?米里埃尔主教和他的天主似乎给了人希望,至少他拯救了瓦尔让,让他变成了一个正直的人。可是其他人怎么办呢?雨果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看。

在小说第二部的开头,雨果带我们来到滑铁卢战场,花了整整一卷的篇幅回顾滑铁卢战役的经过,谈他对革命、君权、宪政与自由的理解。革命的诉求是什么?在雨果看来,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可是如果革命违背了它的初衷,带来的只是混乱、暴力与仇恨,那么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多年动荡的生活,让雨果对革命、起义与战争的阴暗面有了切身的体会。所以,他从米里埃尔主教这个近乎圣人的人物写起,讲述瓦尔让受他感化,重新做人的故事,期间虽然穿插了战争、革命和起义,但雨果最终的目的,是要描写一种人性能够自由发展,良知不会受到压抑的社会状态,而这也是雨果心目中不再悲惨的世界。

言归正传,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回瓦尔让身上。虽然瓦尔让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在去监狱的路上,他设法逃走了。逃亡之后,瓦尔让再度被捕,又再度越狱。这次他用了一招金蝉脱壳的妙计,让人以为他落水身亡,停止了对他的追捕。之后,瓦尔让来到泰纳迪埃夫妇的旅店,用一千法郎赎回了芳汀的女儿柯赛特,带她去巴黎,在偏僻的居民区租了一间房子。尽管瓦尔让小心翼翼,可鬼鬼祟祟的房东还是发现他随身带了巨款,并报告了警察。正好沙威也调到了巴黎,他听了房东报告以后,就带人去抓瓦尔让。误打误撞之下,瓦尔让带着柯赛特躲到了一座修道院里,瓦尔让曾经救过修道院的杂役一命。于是,在杂役的帮助下,瓦尔让留了下来,也成了修道院的杂役,柯赛特则以瓦尔让女儿的名义和修女们一起生活。

瓦尔让和柯赛特在修道院一躲就是好几年,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再没被人怀疑。所以,在小说的第三部里,雨果没有一开始就去“打扰”他们,而是讲起了新人物马里于斯的故事。马里于斯的外祖父是有钱的保皇党,拥护被法国大革命推翻的波旁王朝,而他的父亲曾经是拿破仑手下的军官,现在是个穷光蛋,两个人因为政治立场冲突,所以老死不相往来。

外祖父用马里于斯的继承权相要挟,逼迫穷光蛋父亲放弃了马里于斯的抚养权。从小跟着外祖父长大的马里于斯,成年以后自然也成了保皇党。然而,父亲去世以后,马里于斯意外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从此开始热爱甚至崇拜父亲。不久,他就在父亲影响下,从一个保皇党转变成了一个拿破仑主义者。他时不时就偷偷去祭拜父亲,还把父亲传给他的爵位印在了名片上。不用说,这个爵位自然是拿破仑授予的。终于,外祖父察觉了马里于斯的秘密,盛怒之下,把马里于斯赶出了家门。

无处可去的马里于斯跟一群激进的共和派年轻人混到了一起。所谓的共和派,顾名思义,他们支持的是共和国。即使拿破仑再开明,他也是皇帝,所以在他们眼里,崇拜拿破仑的马里于斯太保守了。不久,双方就疏远了彼此。

这时候,离开家庭的马里于斯遇到了怎么生存下去的难题。出于自尊,他拒绝外祖父的接济,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律师,收入虽然不高,却也能维持温饱。从本来的富家公子变成了收入微薄的小市民,马里于斯只好节俭度日,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去公园散步,在那里他遇到了瓦尔让与柯赛特。

马里于斯和柯赛特这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一见钟情。就在他们爱得正浓时,瓦尔让却计划带柯赛特出国。失去爱情的马里于斯万念俱灰,在绝望中加入了起义。

在战斗间隙,有人给马里于斯带来了柯赛特的信。这时的马里于斯已经下定决心要和起义军共同进退,他怀着诀别的心情给柯赛特回了信,托人送了出去。可信却没能送到柯赛特手上,反而被瓦尔让中途拦截了。这让瓦尔让再一次陷入了内心的挣扎,究竟是带柯赛特出国,继续平静的生活,还是尊重柯赛特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即使这自由伴随着痛苦与危险?最终,瓦尔让选择了后者,他穿上国民卫队的军装,躲过了警察的封锁,来到了起义者中间。

雨果用极大的热情描写了这场起义,他对那些怀抱共和理想,并且为此献出生命的年轻人显然抱有极大的同情。可是,这并不意味着雨果支持他们激进的政治行为。在《悲惨世界》中,雨果希望提醒人们革命与战争的残酷,让人们不要忘记革命的初衷不仅是为了实现名义上的共和。因为那只是一种政治体制而已。革命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就像米里埃尔主教奉行的原则,只有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人性才能保持健全,良知才不会受到腐蚀。

在巷战中,瓦尔让先是释放了被起义者当作密探抓起来的沙威,又在战斗中救了负伤昏迷的马里于斯,背着他躲进了下水道。而其他起义的人,终于因为实力悬殊太大,在政府军的冲击下,全部英勇阵亡。瓦尔让背着马里于斯在下水道的污泥里艰难地跋涉,好不容易到了地面,却发现通往地面的铁门被人上了锁。上锁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小旅店的店主泰纳迪埃。他在旅店破产以后也来到了巴黎,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泰纳迪埃没认出瓦尔让,他先是讹了瓦尔让一笔钱,又想借瓦尔让转移跟踪他的警察的注意力。这个跟踪他的警察,除了沙威还能是谁?果然,没过多久,一路跟踪泰纳迪埃的警察沙威就找上了瓦尔让。瓦尔让没有逃跑也没有反抗,只是请求沙威把马里于斯送回家,再让自己有时间安顿好柯赛特。这一次沙威没有拒绝,还在中途悄悄离开,没有逮捕瓦尔让。还记得第一部里,那个一丝不苟的执法者沙威吗?这个法律的狂热信徒动摇了,他对法律的信仰崩溃了。过去他一直相信,瓦尔让触犯了法律,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但他亲眼看到这个所谓的坏人,一次次地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既然法律并不意味着善和正义,那么他作为一个警察的职责还有什么意义呢?无法面对这一切的沙威选择了投河自尽。

法国政府没有追究幸存的起义者,经过这场动乱,马里于斯和外祖父冰释前嫌,和柯赛特也有情人终成眷属。瓦尔让把自己的财产全部送给了柯赛特。即便这样,瓦尔让还是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因为他始终是一个在逃的苦役犯。于是,他向马里于斯坦白了自己的过往,可又没有说清财产的来源,这让马里于斯对他产生了怀疑,以为是他侵吞了马德兰市长的财产。好在这个时候,泰纳迪埃出现了。他本来是要向马里于斯兜售瓦尔让的“黑历史”,却帮着解开了误会,还让马里于斯知道了瓦尔让就是他的救命恩人。真相大白以后,马里于斯带着柯赛特去看望瓦尔让,此时瓦尔让已经病得奄奄一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最终在柯赛特怀里安详地离世。

悲惨世界 第二部分

在雨果创造的小说世界中,他描写了为自由奉献一生的革命党,赞美了善良宽容,像圣人一样的米里埃尔主教,刻画了阴险狡诈又贪婪的泰纳迪埃夫妇。他对继承主教遗志的瓦尔让加以赞许,对一丝不苟的执法者沙威报以敬畏,对受苦难的芳汀和柯赛特投以同情,对不断成长的马里于斯寄予期望。在他的小说世界中,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总是非常明显,似乎因此显得不够深刻、不够真实。但要求小说写得跟现实一样,本来就是某些理论家的执念。作者在他虚构的世界中就是造物主,他唯一的任务就是让读者在故事中感受情感上的震动,进行理智上的思考。从这一点看,雨果无愧于大师的称号。

尽管小说的基调是抒情的,人物刻画与情节设置也有些戏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雨果对待历史与现实的态度不严谨。实际上,在描写滑铁卢战役、巴黎街道、下水道等方面,雨果有着历史学家般的精细。有评论家说,雨果用巴尔扎克的方式写了《悲惨世界》,就是称赞他对细节的刻画,对现实的描写都十分精确、可信。这充分证明,伟大的作家都有着鲜明的风格,但又不会被某一种风格所局限。

在小说的主线剧情以外,雨果不断地插入自己的议论,对历史场景的描写,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作为一个成熟的小说家,他当然知道这么做会破坏作品结构,招来批评者的批判。可是,他不惜逾越作为作者的权限,无非是想借小说提醒读者,无论是激进的革命还是温和的改革,最终目的都应该是解放人性、引人向善,而不是压抑良知、教人作恶。这不仅对当时动荡政局中的法国民众有着警醒意义,对于身处当代的我们,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悲惨世界 总结

好,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期内容里的知识要点。

1、雨果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以强烈的抒情和丰富的想象见长,在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方面,则倾向于使用戏剧化的方式,因而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和舞台剧。

2、雨果并不是某一种政治体制的支持者,他更看重自由、平等和尊严,把人性的自由发展和良知的不受限制视作政治的终极目标。

3、雨果写作小说的初衷是为了表现底层民众痛苦的生活,但小说呈现出来的面貌超越了作家最初的设想,它涵盖了雨果对法国历史、宗教、道德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既保留了“悲惨”的部分,又描绘出了整个“世界”。

赞(0)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悲惨世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