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别把业绩太当回事。昨天说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巴菲特的战绩好像越来越平庸,这有行情的原因,也有规模的原因,事实上巴菲特的优秀战绩,更多是在早期取得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和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总结如下。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昨天说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巴菲特的战绩好像越来越平庸,这有行情的原因,也有规模的原因,事实上巴菲特的优秀战绩,更多是在早期取得的,随着伯克希尔越来越大,他的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多,那么伯克希尔的回报率肯定会逐渐接近市场的平均值,管理这么大的资产,能不赔钱,还能跑赢市场其实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
芒格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弄一台电脑,运行高风险股票组合,找市场上风险高,波动大的股票,一直做上20年,最后基金表现会怎么样?会比市场平均收益高几个点呢?如果你们相信这个策略,那就跟相信世界有鬼没什么区别。芒格说,金融投资上,其实我们只需要一些最基础的知识,那些高大上复杂的东西反而没什么太多用处。所以他提议,在学校里应该多教基础知识,有用的知识。
就比如风险,以前大家说的风险就是损失的可能,但现在提到的风险,更多指的是波动性。所谓股市高风险高收益,就是说,你要能承担波动性,就能获得高收益。而且你必须要了解股价的波动性和业务的波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2008年金融海啸,股价的波动性极大,但其实巴菲特他们看到,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并不大。如今的A股也一样,现在的业绩其实并没有那么差,但是股市却跌了好多。所以现在其实根本没什么风险,你所看到的更多都是波动性带来的障眼法而已。
芒格他们对于有效市场假说不屑一顾,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市场是不可战胜的,芒格甚至幽默的说,当你手里有个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那些经济学家最后变成了数学家,光去统计概率,而忽略了事实。如果大家都去配置指数,而没有人再去主动管理,进行价值挖掘,那么结果就是资本指数化程度会提高,好公司坏公司一起涨,有些低估有些则高估。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老齐给您再翻译下,芒格这个说法有点极端,他认为所有人都认为市场有效,都去配置指数的时候,那么这时候市场反而变成了无效。当然这种事情可能不会出现,因为想战胜市场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包括我们。也永远不缺挖掘价值的价值投资者。所以在充分挖掘价值,人人都想战胜市场的时候,通过指数配置市场也许是个投机取巧的方法。
关于公司合并收购的问题,巴菲特举了一个例子,A公司100美元, B公司80美元,A收购B,进行1:1换股,B公司当然很高兴,A公司觉得合并后两家公司也会有协同效应,股价应该能涨到102美元,所以也没什么异议。相反,如果反过来,B公司要求收购A公司,1:1换股,合并后股价可能也能到102美元,但是这时候A公司可能会犹豫,毕竟他们拿到的是80美元的股票。这就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可能会要求在收益分配上,进行一定的补偿,否则交易很难达成。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谈判价值和内在价值是有分别的。
巴菲特回答,谈判价值是所有经济学假设都正常的情况下,今天将会发生的交易,有人愿意买,有人愿意卖,而内在价值可能跟谈判价值差距巨大,谈判价值代表希望和恐惧,而内在价值,说实话,没人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如果公司是个债券,你可以预见到他最后的情况,那么你可以把利率贴现回来。所以在债券市场波动很小,大家对于债券的内在价值,基本分歧不大。但股票市场上,对于内在价值的判断可就大了去了,因为所有的变量都在大幅度的波动,而看法更是放大了这些变量。
老齐多说一句,股市上的价格,就可以看做一种谈判价格,他是由愿意交易的人,撮合决定的。而对于不想卖的人来说,其实意义并不大。所以我们总说,股票这种东西,不用天天盯着价格看,你看的越多,心里承受能力越差,长期投资者,应该极少关注交易价格,特别是你不想卖的时候,看行情一点意义都没有。那些天天盯着行情看的人,其实就是投机思维,无论你说什么,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你就是想赚一把差价就走,甚至一年,一个月都不愿意等。这么投资是要血亏的。因为价值需要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关于业绩,巴菲特说,这事也不能太当真,收入是可以被操控的,而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被操控后的收入,而不愿意去买真实的收入。比如当年通用电气,杰克韦尔奇就致力于提升每股收益,有一年收益确实下降了,但韦尔奇调高了对养老金计划和后进先出法储备清算的假设,收益就又高上去了。据说那场报告会9名分析师在场,结果8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事。
很多朋友也在问老齐,说财务造假这个事怎么能提前预知,这个真被办法,在全世界也是无解,会计舞弊,财务造假,在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等著名的公司也一样存在,而且手法高超,能骗过无数专业的人员,这种事真的没办法避免,甚至还有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打掩护,安达信就在安然事件中倒闭,所以如何避免买到财务造假的公司,就像如何出门不遇到下雨天一样困难。唯一能做的就是分散投资,要知道财务造假概率并不高,所以一定要确保,即使自己踩雷了,即使这个雷上的投资全赔光了,自己也能赔的起。
巴菲特他们处理财务的能力是极强的,因为他们的做法近乎于一级市场投资,甚至全盘收购对方公司,所以他可以要求对方公司完全对他们开放财务,他们也会自己核对,甚至自己根据相应凭证,把账目按照自己的理解再重新做一遍,这样就能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巴菲特并不介意高价收购,他说他们经常以高出净资产的价格收购公司,这是他们付出的商誉费用,甚至有的时候他们都不看工厂,在收购斯科特费策尔和布朗鞋业,两家公司之前,他们都没看过工厂。他们的依据不是物理资产进行评估,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商誉。而商誉就是,公司价值的溢价部分。
在21世纪,一切都在跟商誉,我们看到的钢铁越来越少,而硅谷越来越多。生产要素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你很难以格雷厄姆的方式,低于账面价值的方式,买到公司了。
巴菲特说,商誉是他们看好的东西,所以他认为,商誉通常不会贬值,也不应该摊销,否则一个贬值的东西,我们就不会愿意溢价去买了。从这个意义来说,资产负债表,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会计们已经对他失去了兴趣,有些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看,就是垃圾,你要购买需要付出比账面价值多得多的成本,这笔多出来的成本,只能计入到公司的商誉上。
有人提出,说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很垃圾,应该让投资银行帮忙,制定一个规则,而查理芒格开玩笑的口吻说,他们有规则,ebitda就是他们的会计规则,他们信奉这种扣除任何东西之前的利润,显然这是一种调侃的口吻,芒格其实对于ebitda一项不感冒。他觉得那根本就不是利润,而是自欺欺人的东西而已。
那么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既然财务信息不可信,那么普通投资者到底该做什么,巴菲特说,美国有过一个疯狂搞笑的事情,说印第安纳州请求将圆周率改为3.2,因为3.1415926对于普通中小学生来说太难了,他可以改成3.2,甚至是3,但问题是那还是圆周率吗?巴菲特同意,现在的财务分析确实很难,而且也真假难辨,但是就是这样的财务信息,对他们来说也依然有用。他们只凭借,这些最基础的财务信息,和对经济特点的深度思考,依然取得了很好地业绩,所以他认为,尽管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对于他们而言已经足够了,甚至他们都可以不用去看工厂。巴菲特的意思就是说,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天下就没有简单的事,更何况是人跟人竞争的市场上,怎么可能简单化。不是财务分析有问题,而是你自己学艺不精!那么到底该怎么使用,现实中的这些财务数字呢?咱们明天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