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本文是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在托尔斯泰代表作系列里,《安娜卡列尼娜》通常被排在前面,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宏大的历史观和战争场面,也没有强烈的训诫和说教意味。进展徐缓的故事主线,潜伏在平淡的贵族社交和琐碎的乡村生活中。托尔斯泰本人也将《安娜卡列尼娜》称为“由生活而来的书”。长久以来,对这本书的评价一直居高不下,这或许可以证明:由生活而来的作品,往往具有最长久的生命力。

安娜卡列尼娜书籍简介

本书故事情节从平淡的贵族社交和琐碎的乡村生活展开,作者通过高超的人物描写,塑造了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复杂而庞大的关系网。在这张网络中,作者以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恨纠葛以及列文的故事和人生思考为主线展开了一系列对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社会义务乃至生命的意义的追问和探索。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简介

大文豪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乃至世界文坛最闪耀的明星,许多人将他与荷马、但丁以及莎士比亚并列,甚至连一向傲慢的海明威也承认自己还没有勇气与托尔斯泰伯爵比较。而与托尔斯泰堪称一时瑜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公开服输,承认托尔斯泰的才华在自己之上。就文学成就而言,托尔斯泰一个人就足以定义一个时代,他的作品给我们展示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能达到的最好的样子。他好比一座接天高峰,也许有其他的山峰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层面与其相提并论,但是很难在整体上与其比肩而立。

安娜卡列尼娜 阅读收获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许多人也是通过这本书认识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从1870年开始创作这本书,至1877年截稿,历时7年,期间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思想上的巨变被一并写进了书中。1878年《安娜卡列尼娜》出版并且引起轰动,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评价一直居高不下。

本书将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托尔斯泰的个人因素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书中的故事。本书由两条看似泾渭分明,其实内在联系紧密的线索展开,其一讲述了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这一事件在周边社会关系网中激起的一层层漩涡,其二讲述了列文的生活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的个人思考。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还原出一个完整的托尔斯泰和那个时代俄国社会的全貌,描绘出一个立体的人性的标本。

你将读到:

  1. 《安娜卡列尼娜》和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它如此广为流传?

  2.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当时的俄国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托尔斯泰的个人生活又发生了那些变化?

  3. 资产阶级人文给俄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为什么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会出现安娜这样的女性?她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4. 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广大农奴得到了身份上的自由,但是改革却依然举步维艰,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5. 托尔斯泰曾几次中断写作,令创作变得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作家经历了怎样的变故?

  6. 俄国法治社会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当时的贵族是怎样看待选举和法治的?

  7. 对于出轨的安娜和她的情人渥伦斯基,社会是怎样区别对待他们的?安娜为什么会最终堕入绝望的深渊并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8. 既然人最终难逃一死,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托尔斯泰给出了怎样的解答?

书籍信息

书名:《安娜·卡列尼娜》

原作名: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高惠群等

安娜卡列尼娜 书籍解读

安娜卡列尼娜思维导图:

安娜卡列尼娜思维导图

读书讲究知人论世,我们当然首先得来谈谈作者。大文豪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乃至世界文坛最闪耀的明星,许多人将他与荷马、但丁以及莎士比亚相并列,甚至连一向傲慢的海明威也承认自己还没有勇气与托尔斯泰伯爵相比较,而与托尔斯泰堪称一时瑜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公开服输,承认托尔斯泰的才华在自己之上。就文学成就而言,托尔斯泰一个人就足以定义一个时代,他的作品给我们展示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能达到的最好的样子。他好比一座接天高峰,也许有其他的山峰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层面与其相提并论,但是很难在整体上与其比肩而立。

在“托尔斯泰代表作系列”里,《安娜卡列尼娜》通常被排在最前面,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历史观和战争场面,也没有强烈的训诫和说教意味。进展缓慢的故事主线,潜伏在平淡的贵族社交和琐碎的乡村生活中。托尔斯泰本人也将《安娜卡列尼娜》称为“由生活而来的书”。长久以来,对这本书的评价一直居高不下,这或许可以证明:由生活而来的作品,往往具有最长久的生命力。

《安娜卡列尼娜》全书共60余万字,分为上下两部。尽管小说成品结构庞大而不失缜密,但是小说的创作过程却是断断续续的。早在1870年,托尔斯泰就打算写一部关于当时人们的私生活的小说,直接促成他开始写作的,是当时一名女贵族为爱私奔又被抛弃,最后惨死于车轮下的真实事件。在最初的构思中,安娜是一个肥胖、庸俗的女人,符合当时世俗观念对于堕落出轨的女人的刻板印象,而她那戴了绿帽的丈夫则是一名圣徒。那时的构思里只有一个安娜的故事,很多人物还不曾出现。

1873年,托尔斯泰正式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在写作过程中,“在道德上托尔斯泰逐渐扩大了安娜的形象,缩小了她的丈夫;罪人变得越来越美丽而生动,圣徒变得越来越抽象而虚伪。”两年后《安娜卡列尼娜》在《俄国导报》上连载,但是写作几次被中断。如果不是因为必须履行与《俄国导报》签订的合同,那么,也许《安娜卡列尼娜》会成为一部永远无法完成的作品。因为托尔斯泰一面写作,一面却对这部作品和自己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直到1877年,《安娜卡列尼娜》才完稿。截稿时,托尔斯泰像是摆脱了一件沉重的负担似的感叹说:“我终于被迫把我的小说写成了,它简直叫我腻烦死了。” 次年《安娜卡列尼娜》出版并且引起轰动,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

托尔斯泰写这部作品时,俄国虽然算不上剧烈动荡,但内部暗流涌动。1856年,在欧洲打的克里米亚战争失利之后,俄国把重心转移到内部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个厉害人物,在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他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总体上看俄国的资产阶级还很幼稚,发展也比较缓慢,他们脑子里想的大多是如何赚取更多的钱,所以尽管富有但是社会地位并不高。在这段时间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法律和伦理、社会等级制度在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观念的冲击下,纷纷显现出崩溃的迹象。总的来说,战争已经不再是俄国的主旋律了,这个阶段的俄国处于一种畸形的社会转型期。

与此同时,托尔斯泰本人的家庭生活也在经历着起起伏伏:1862年,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8岁的索菲亚成婚,最初的婚姻生活很美满,索菲亚为《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托尔斯泰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正处在他人生最静好的岁月里。然而好景不长,写到一半,危机就来了。出身贵族的托尔斯泰多次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农奴制改革,但是均告失败,经济状况越来越糟。与此同时,对于贵族寄生式的生活方式,他怀有深深的负罪感,所以他给家庭生活设定了一系列的计划,要求全家人放弃贵族生活,节衣缩食不要任何娱乐。索菲亚自然不肯,于是两个人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纠葛,托尔斯泰甚至频繁从家中出走。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托尔斯泰生命的终点。

在了解了时代背景和托尔斯泰写作本书的过程之后,再看小说本身,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小说人物在生命的意义、价值观念、社会变革的理想等重大问题上会产生普遍而深刻的危机感与幻灭感。一个犹疑不定的、思考常常被逼入绝境的托尔斯泰,甚至要比一个意气风发的托尔斯泰更丰富更迷人。

《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说结构相当独特,它由两条几乎完全平行的线索同时展开。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这一事件在周边社会关系网中激起的一层层漩涡;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的个人思考。两条线索之间的联系很松散,整部小说中安娜和列文只见过一次面,但是围绕两人出现的人物有150位之多。两者之间的纽带是奥勃朗斯基,他既是安娜的哥哥,也是列文的好友。对于两条线索的铺排似乎也没有遵循环环相扣的紧密逻辑。但是,在看完整部小说之后,我们会发现,两条线索其实互为表里,相互补充,我们只有把它们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某种程度上安娜的痛苦她自己也表达不出,我们反倒是在另一条线索中,通过列文的观察和思索才能领悟透彻。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会细说。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了很多过目难忘的形象,这些人物并不是可以抽离出来的简单的观念的集合,他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复杂而庞大的关系网,而托尔斯泰对于这张网的感知相当敏锐,善于捕捉到有效的信息再表达出来。用他本人的话说:“这网络不是由观念组成的,而是由别的东西构成,它的内涵绝不是用语言可以直接表达出来的,只有间接地描写人物、行为和场景才能表达。”

由于篇幅较长,实体书出版时一般都将本书分为两册,前四部为上册,后四部为下册。我们的讲述也遵循这样的原则,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半部分中,讲述安娜与渥伦斯基相识、相爱到最终走到一起的过程,以及列文求婚失败后的种种思考和领悟并最终和吉提喜结良缘的故事;在下半部分中,则讲述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走到一起后从幸福走向毁灭,以及列文在婚后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苦苦追问最终顿悟的过程。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故事本身,看看这些人物在这张社会关系网中的行动轨迹。本书的开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这句话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在小说中统摄全局、余味深长,不过在这里,它直接指向的是奥勃朗斯基家。

安娜卡列尼娜 上半部分

莫斯科的奥勃朗斯基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贵的血统,不消说人脉也很广,所以奥勃朗斯基才能在政府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日子本来也过得顺顺当当。但是,当奥勃朗斯基出轨被发现后,家里全乱了套。妻子多莉已经三天不肯见丈夫了,然而在这样的处境下,奥勃朗斯基居然还是美美地做了个梦,醒来后眨着闪烁的眼睛露出了习惯性的微笑,此后这样的微笑在整部书里都没有收起过。想起和妻子正在吵架,难免略感不悦,然而奥勃朗斯基并不真的忧伤,他相信只要等妹妹安娜到来,问题自然会解决。接着他愉快地开始了一天的正常生活,而恰巧这一天好友列文来办公室找他。列文是乡下的一个小贵族,继承了一份不小的产业,与奥勃朗斯基算是门户大致相当。他来找奥勃朗斯基当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因为他爱上了奥勃朗斯基的小姨子吉提。

认真论起来,列文自己也很难定义自己的这份感情,他先后对吉提的两个姐姐产生过好感,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真正在意的是小妹妹吉提。这也许和托尔斯泰本人经历有关,他也曾先后向姐妹俩求婚,姐姐拒绝后才娶了妹妹索菲亚。列文对自己缺乏自信,所以来找老朋友求助。两个人吃饭的时候,有一场精彩对话,列文觉得奥勃朗斯基的出轨简直不可理喻,好比一个人吃得酒足饭饱,路过面包店却还要偷一块面包来吃。而奥勃朗斯基接得大言不惭:“面包有时候香气诱人,叫你克制不住。”这话的内在逻辑就跟“这是男人都会犯的错”如出一辙。列文虽然不以为然,却还是被奥勃朗斯基的乐观情绪感染,于是鼓足勇气去向吉提求婚。然而这时,情窦初开的吉提眼里只有一人,他就是彼得堡纨绔子弟里的社交明星,美男子渥伦斯基,所以列文的求婚遭到拒绝。

刚刚五十页过去,托尔斯泰的人物描写已经入木三分。尽管我们对奥勃朗斯基和列文的内心还不够了解,但他们的形象已经鲜明地确立下来。奥勃朗斯基是一个极其自满甚至有些唯我的人,文中前三十页,他就三次举起肥胖的手阻止别人说下去,一次对侍从,一次对秘书,一次对列文,似乎同时,他也是在对着正想对他指指点点的读者说:“好啦,不要替我操心,一切尽在我的掌握。”所以他根本就没把出轨败露的事情放在心上,反倒一直努力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从中获得乐趣。

为什么几乎人人都喜欢奥勃朗斯基?我们来看看书里的肖像描写。相比现代小说往往刻意回避人物肖像描写的做法,托尔斯泰的写法严格遵循古典程式,常常一下笔就通过身体特征勾勒人物的本质。奥勃朗斯基正值壮年,头脑简单,模样漂亮,肩膀宽阔,生活奢靡,步态轻盈,关键是无论何时都挂着一副讨人喜欢的自信的微笑。这样的人很难让人讨厌,用现在的说法,这个人总是浑身充满正能量。这样一张笑脸甚至会让人觉得,他的虚伪都是真诚的,再去深究这些正能量是不是真的那么“正”,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列文在奥勃朗斯基办公室门口出场时给人的就完全是另一种感觉了:他身板壮实、宽肩膀、蜷曲的胡须,手臂肌肉明显。他从不与人过分亲近,甚至刻意与人保持距离,敏感而有些易怒,尤其是对上流社会怀有敌意。显然列文和奥勃朗斯基不会是一路人,托尔斯泰在小说中也直接告诉我们,他们是那种互相看不起的好朋友。

又过了十几页,安娜终于踏着轻盈的步子登场,她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回娘家,与渥伦斯基母亲同在一节车厢,因此在出车厢时和渥伦斯基擦身而过。只消短暂的一瞥,渥伦斯基就看到一股压抑已久、被有意掩盖的活泼生气,在闪亮的眼睛和微带笑意的红唇之间闪现。就是这样惊鸿一瞥,让渥伦斯基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安娜。火车发生了一场事故,一名车站站员惨死在车轮之下,安娜似乎对这场不幸非常在意,脱口而出“不祥之兆”四个字。纵观全书,这里正是一种暗示,指向结尾处安娜的卧轨,这一幕我们会在下期中细说。

这里有两个细节需要你注意。首先,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大力推行改革,通过引进外国资本兴修了大量的铁路。至十九世纪末,俄国铁路总长度达到了约5万公里。这个长度是改革前夕的30余倍。铁路贯穿了俄国,也贯穿在小说中,许多人物的出场和相遇都是在火车上或者车站完成的。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往返于莫斯科和彼得堡,尤其是几位女性。作为俄国历来最重要的两座城市,莫斯科和彼得堡对于新观念和新风尚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彼得堡向来充当改革前哨,受到资产阶级人文冲击最早,因此彼得堡人通常较莫斯科人更为新潮,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安娜和她的嫂子多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体现了这两座城市女性的特点。

回到小说中。安娜到家以后果然三言两语就说服了嫂子多莉。其实大家都明白,对多莉来说,她为家庭、孩子已经付出了全部青春年华,不管什么原因都无法让她放弃这一切,安娜恰好给了多莉一个台阶走下来。解决了哥哥和嫂子的问题以后,安娜受邀参加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当时人们都希望在这场舞会上,吉提和渥伦斯基这对金童玉女可以确定关系。出人意料的是,舞会上渥伦斯基并没有向吉提求婚,反而表现出对安娜热烈的爱意。但是安娜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第二天就动身返回彼得堡了。而吉提在舞会之后又羞愧又气愤,竟然生了一场大病,全家到国外去休养。列文则由于先前向吉提求婚被拒绝,没有参加这场舞会,直接返回了乡下的庄园。莫斯科的部分就在这个四角关系陷入僵局时告一段落。

在这一部分中,安娜卡列尼娜在托尔斯泰笔下,就像被一阵飓风吹进漩涡中的发光体。尽管多莉高贵贤惠,吉提美貌纯洁,但是安娜一出场令她们全都黯然失色。从安娜下火车时的步伐,见到外甥们的欢喜,劝说嫂子的动情,在舞会上的绽放,骤然加快的节奏和环境气氛的烘托让读者陪她一起感受挣脱束缚、回归本性的快慰。渥伦斯基一眼就发现了这种被压抑的激情与活力,对安娜来说,渥伦斯基的出现让曾经不敢想象的爱情开始有了希望,就像一个大坝出现了裂口,尽管很小却足以让摧枯拉朽的水流喷涌而出。

由于亚历山大二世注重女性解放,俄国女性在这一时期地位大大提高。按照俄国历史课本的说法,当时俄国的女性地位总体上领先于整个欧洲。在这种环境中,安娜的出现是必然的。如果要贴标签的话,说安娜是当时女性竭力逃脱禁锢、寻求解放的尝试者,也不能算牵强。遗憾的是,最后她也成为这种尝试的牺牲者。

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和渥伦斯基含情脉脉的注视,安娜回到了彼得堡。尽管她自己也不敢承认,但是实际上她已经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渥伦斯基。就在这种近乎晕眩的幸福中,安娜的丈夫卡列宁登场了。卡列宁是政府的高官,沙皇眼前风头正劲的红人,众人眼中德高望重、没有瑕疵的完人。以社会地位而论,卡列宁是这部小说里最高的一个。托尔斯泰再次通过对身体的描写,将卡列宁的性格呈现在读者眼前:卡列宁仪表堂堂,却步履蹒跚,似乎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嘴上带着嘲弄的微笑,有一双疲惫的大眼睛和一对高高竖起的耳朵。尽管我们还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张挂在他脸上的面具。每天面对这样一张虚伪的面具,安娜倍感压抑。这次重逢,安娜突然发现丈夫的耳朵非常奇怪。这是安娜心理开始变化的标志,从丈夫的耳朵开始,她发现自己和过去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了。

安娜对社交的态度也出现了大转变,她开始回避原先亲密无间的朋友们,转而热衷于参加各种盛大的舞会,因为在舞会上她能见到渥伦斯基。此后不久,安娜便接受了渥伦斯基的爱。卡列宁也察觉到了变化,依照他一板一眼的性格,他想不通生活还会有别的可能性,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如既往,夫妻关系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他想开诚布公,一开口却变成了虚伪嘲讽的腔调。从伦理的角度我们无法评说卡列宁的对错,他一门心思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几乎过着圣徒一样的日子,但是他对家庭的爱是源于宗教和义务,他爱的是“妻子”这个职位,而不是安娜这个人,甚至在知道妻子出轨之后,他想到的也只是如何让自己不在上流社会丢脸。

列文回到自己的领地之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管理庄园上。就在这时,奥勃朗斯基又一次春风满面地出现了,他终于说服了妻子同意变卖嫁妆——一片乡下的树林,这样一来家庭的财政危机就解决了,而且他也认为自己这桩买卖做得很漂亮,尽管在列文看来,这买卖亏了大钱,愚蠢透顶。但是真正让列文在意和开心的是奥勃朗斯基带来的消息:吉提并没有和渥伦斯基在一起,这让列文重新燃起了希望。

上半部过了快一半,我们终于走进了渥伦斯基的世界。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有点不学无术的高富帅形象,而通过后面的叙述,我们开始明白为什么他如此迷人。他总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达到目的,并且他对生活有一系列的准则,当然这些准则并不全是对的或者符合道德的,但是它们让渥伦斯基目标明确,魅力无限。之后,故事来到了著名的赛马情节,这是书中十分精彩的一段,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中,这一幕也被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出来。在赛马时,本来稳操胜券的渥伦斯基出现了失误,压断了马的脊骨,当他悲愤地喊出“这匹可爱的马多么不幸,被我给毁了”时,再次预示了安娜最终的命运。

渥伦斯基的落马成了小说的转折点,安娜情感的天平彻底倾斜,她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一次一次失态,最终在回家的路上和丈夫摊牌。安娜愤怒地大喊:“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您使我无法忍受,使我害怕,我恨您……”正当这呐喊让我们既感到极度紧张,又禁不住如释重负时,托尔斯泰笔锋一转,故意延宕故事的节奏,转向另一条线索,让我们看看吉提和列文之间在发生什么。

在国外休养的吉提认识了一个被贵族收养的养女,并对她吐露了心声:吉提觉得女人一旦被人玩弄了感情,那这个女人就一辈子没有脸面再谈出嫁,更没有幸福可言,更何况自己还拒绝了列文的求婚。在这个养女的劝说下,吉提明白了她生活的世界充满悲伤但也充满着希望,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冲动,反而内心更加平静了。心病找到了心药,吉提身体上的疾病也彻底康复了,于是她决定回到俄国去看望姐姐多莉,而多莉刚搬到离列文的庄园不远的乡下生活。

这时的列文正在家中和身为全俄著名作家的哥哥热烈地辩论着农奴制改革的问题。列文通过自己的种种尝试,明白了为什么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如此困难。列文指出无论交通、司法还是教育,都不是解决农奴制的关键,关键是利益,让农民明白自己是为自己劳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正如现实中托尔斯泰本人的社会改革理想频频失败一样,列文跟哥哥辩论的时候也从来没赢过。于是列文选择去和农民一起割草劳动来排解郁闷的情绪,这被他称为劳动疗法。割草一幕显然带有托尔斯泰式的说教意味,他希望贵族们放弃寄生式的生活,去参与劳作,但是事与愿违,甚至家人都不赞同他的想法。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来说是一只潘多拉魔盒,无论彼得大帝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轻易触动。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取消农奴制的宣言,占据俄国90%人口的农奴获得了自由的身份和平等的地位,部分地区还成立了农民公社等组织,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也是俄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事实上,在取消农奴制之后,全国范围的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比以前更少了,农民仍需要通过赎买等方法才能从地主那里获得土地。得不到土地,市场原则和土地私有概念几乎无法形成,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甚至不如以前,农村经常出现歉收和饥荒。在俄国,城里有些养尊处优的大贵族站在贵族的角度看农民,因为觉得他们可怜才支持改革,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某些真正从农民角度看问题的贵族往往都是在乡下的小贵族,改革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所以也不肯支持改革。在这样尴尬的境地下,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步履维艰。列文看到了这一点,一直想寻求解决的办法。

不管怎样,割草劳动之后,列文心情大好,决定去看望多莉,路上列文看到了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的幸福生活,不禁触景生情。后来,当他在草垛上无意间看到来看望姐姐的吉提之后,他忘记了一切尊严和屈辱,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爱她!

列文和吉提的幸福有了苗头,但安娜并没有得到她期待已久的安宁。卡列宁得知安娜出轨后表示不能接受在上流社会如此丢脸,于是提出保持三人现在的关系,只要渥伦斯基和安娜不要在自己家中幽会,他可以装作若无其事。

接着,渥伦斯基终于再次露面,这是赛马后的第二天,他醒得很早。对读者来说,从他落马之后,我们刚刚读完了一百页,按一般的速度,一个晚上刚好读完,而对渥伦斯基来说,同样过去了一个晚上。这就好比,趁渥伦斯基睡着的时候,我们溜出去看了看列文和吉提的故事,回来正赶上他醒过来。读者阅读的速度和渥伦斯基生活的速度同步,这种验证奇妙的“真实时间感”的例子,在小说里还有很多。所以,尽管叙述总是在两条线索之间切换,整个故事却保持着行云流水般的律动。

渥伦斯基的日子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风光。一旦和安娜私奔,他们将成为整个贵族圈耻笑的对象,母亲将不再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他的军旅仕途也将就此葬送。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虑之后,他终于确定,安娜对他来说高于一切。不久之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卡列宁家中幽会被卡列宁撞见,这使得怒不可遏的卡列宁下定决心和安娜离婚,并且夺走儿子的抚养权。渥伦斯基一心等待着卡列宁来找自己决斗,却没想到卡列宁根本不敢。要知道俄国的决斗可不是西欧那种象征性的小打小闹。俄国的决斗,一定是不死不休,甚至当事人决斗之后,双方助手还要继续决斗。托尔斯泰本人也曾因出言不逊激怒了自己文学的领路人屠格涅夫,两人也差点决斗,好在屠格涅夫是位真正的贵族绅士,主动向托尔斯泰伸出橄榄枝,不然这一定会是文学史上最大的悲剧。尽管如此,两人决裂也长达17年之久。

在上册的尾声中,列文在明白自己心意的同时,也对改革农奴制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改革必须要结合俄国的情况,甚至要降低农业发展水平以适应农民的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晚年的反智主义思想已然开始扎根。为了更加具体地考量自己的思想,列文远赴欧洲游历,回国后到莫斯科向吉提求婚,这一次两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不久后就决定结婚。

另一边,夹在两个男人中间的安娜觉得每天都生不如死。她怀上了渥伦斯基的孩子,随着产期的临近,总是产生幻觉,以为自己快要死了。长期抑郁导致难产,差点要了安娜的命,弥留之际她恳求卡列宁原谅自己。而卡列宁在见到安娜痛苦的模样,一番纠结后,宽恕了安娜和渥伦斯基,也解脱了自己。在这种高尚的宽恕中,卡列宁感到满足。而渥伦斯基因为长期以来内心一直鄙视卡列宁,突然被卡列宁宽恕使他感到自惭形秽。痛苦之下他选择自杀解脱,但是万幸的是子弹没有打中心脏,在生死之间徘徊了几天之后他渐渐康复。与此同时,难产的安娜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内心的愧疚让她一直觉得自己不该活着,最后她放弃了和丈夫离婚的权利,也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同渥伦斯基一起出国生活。

上部分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列文和吉提婚后的生活会幸福么?安娜和渥伦斯基最后的归宿是什么?一向自私的卡列宁是真的宽恕安娜了吗?这些问题我们留待下部分去讲述。

安娜卡列尼娜 下半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故事从奥勃朗斯基出轨引起的混乱开始,由安娜和列文两条线索平行展开。从结构上看,两条线索都经历了重大的转折,安娜如愿以偿终于摆脱了丈夫卡列宁和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列文和吉提几经波折也修成正果,似乎故事将会顺利到达一个幸福美满的大结局。当然,你一定会猜到,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我们在上半部分解读中提到过,《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是断断续续的。令本书的创作变得艰难的原因有许多,很多人认为是对艺术的永不满足令托尔斯泰不停地琢磨修改,托马斯·曼也曾说:“这位惊世骇俗的圣者越是不相信艺术,对艺术越是一丝不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在阅读时我们会发现,在下册中,托尔斯泰对人物的描写更加饱满,许多人物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这种转变既自然又合理,这当然是托尔斯泰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结果。但是,生活的不顺和思想的纠结才是造成创作过程异常困难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的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追问让托尔斯泰钻入了牛角尖,所以托尔斯泰最终回归宗教寻求安心。但是他没有追随东正教或者任何教派,甚至完全否定官办教会,因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上帝的旨意。所以在托尔斯泰的晚年,他帮助过许多异教徒从俄国逃往国外,甚至为此不惜倾家荡产,这也是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应的,在日常生活中托尔斯泰同样经历了一段不轻松的变化:夫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索菲亚对托尔斯泰的思想毫无了解的欲望,只是一味地反对,同时对于托尔斯泰的放荡极度不满。托尔斯泰有许多女性爱慕者,也有过婚外情,甚至有一个私生子。这一切让索菲亚嫉妒得发疯,不止一次表示过想杀死那个孩子。此外,索菲亚相对比较世俗和功利,她很看重托尔斯泰大作家身份带给她的满足感和虚荣感,所以尽管两人关系紧张,她还是向外界表示夫妻关系和睦融洽,这一点让托尔斯泰甚为厌恶。而托尔斯泰本人身上有着典型的俄国式的大男子主义,他在生活中离不开女性,却又认为女性是堕落的根源。在托尔斯泰心中,索菲亚成了自己无法戒除淫欲和社会改革理想难以实现的罪魁祸首。

思想的巨大变化和生活的不如意,反映到了作品中。总的来看,托尔斯泰一边用安娜来表达人生困境,一边用列文寻求思想上的解脱。尽管安娜和列文看上去是完完全全的两种人,但是本质上他们都是不甘于被社会的既定模式禁锢、渴望寻求自由的人。不同的是,安娜表现在行为上,她要宣示她的自由,却不得其法,所以她看起来光彩照人,实则渐渐堕入绝境;而列文表现在思想上,他明白自己的另类,一直在思索原因,所以同样是看起来幸福,内心却迷惘。最终,安娜在现实中走向不幸,列文在思想上通往幸福。这两条线索在下册中,看起来差距越来越大,内在联系却越发紧密,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托尔斯泰,才是那个时代俄国社会的全貌,才构成立体的人性的标本。

故事的下册以列文和吉提的大婚开始。列文在成年之后就告别了宗教生活,但是婚期将近,他不得不再次面对宗教,这让他既不安又羞愧。除此之外,列文仍在为渥伦斯基的事耿耿于怀,甚至在结婚的前一天还在怀疑吉提是否真的爱自己,由此引发夫妻俩大吵一顿。终于熬到婚礼当天,仪式过程乱作一团,磕磕绊绊地完成大礼。在亲吻新婚妻子的瞬间,列文再次感受到了那种除了“我爱她”之外别无他想的幸福感,一切问题仿佛都不复存在。这就是典型的列文,过于旺盛的思考能力常常把他自己绕进去,但他最终总能说服自己,再从一团乱麻里爬出来。

上册的结尾处,安娜没有离婚就同渥伦斯基到欧洲去了,这时他们已经在欧洲旅行了三个月,从时间上看这恰好是列文夫妇从准备到完婚的时间。由于安娜并没有离婚,却又同渥伦斯基在一起,所以他们不得不避开俄国的同胞。因为按照俄国国教东正教的教义,像安娜这样的女人是肮脏堕落的,是被上流社会唾弃的,所以安娜在剧院看戏时甚至遭到同一包厢的女贵族的侮辱。安娜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幸福难以被世人宽容,她愿意真诚忏悔,但是实际上,她的内心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应该忏悔的罪孽。同渥伦斯基在一起,她感受到的全是幸福,她生活全部的意义就是牢牢抓住这种幸福,为此甚至连他们新请的意大利奶妈都足以让安娜醋意大发。

骄傲的、光彩照人的安娜居然会嫉妒别人,这是我们在阅读上册时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但这恰恰成为了渥伦斯基在得到安娜以后就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因为对他而言,自由的单身生活已经一去不返了。在这种情况下,当渥伦斯基的一个老同学来访时,渥伦斯基居然欣喜若狂——因为这位如今已经当上外交官的老同学,在学生时代和渥伦斯基相处得并不愉快。

这位外交官向渥伦斯基推荐了一位落魄的画家,因为渥伦斯基正开始学习绘画,他本想亲自替安娜画像,却始终没有完成,只好请这位画家代劳。结果这幅代劳的作品一气呵成,相当完美。这段闲笔显然是个隐喻:渥伦斯基能够激发安娜的活力,却不懂欣赏、珍惜进而延续这种活力。画像事件给两人的关系投下了若隐若现的阴影,无形中消磨掉了安娜和渥伦斯基在国外的最后一点热情,于是他们回到了俄国。

画家完成安娜的画像用了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列文的婚姻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镜头就这样自然转到列文这边。列文本以为婚姻生活就是尽情享受爱情,但是吉提很快进入女主人角色,整天忙于琐事,这让列文很苦恼。列文一面下意识地把错全部推到吉提身上,一面又感到必须尽快弥合突然产生的裂痕,而吉提虽然觉得自己也有问题,嘴上却从不肯服软,哪怕她刻意对丈夫百般温柔,也难以阻止冲突的出现。正当此时,噩耗传来:列文的另一个哥哥快要死了。这个哥哥和列文以及之前提到的那个作家哥哥完全不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很早就将所有的财产挥霍殆尽,把日子过得凄凄惨惨——不仅体弱多病,而且娶了一个妓女。列文觉得这事很不体面,不肯让吉提跟自己一起去看望垂死的哥哥。然而吉提执意要去,列文只好勉强同意。

面对即将辞世的亲人,列文很害怕,手足无措,反倒是吉提表现得从容而镇定,丝毫没有流露出嫌弃的意思。从这一刻起,列文发觉吉提身上突然散发出女性的光辉,他有点摸不着头脑。那么原因是什么呢?答案稍后揭晓。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通常没有小标题,但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却有一个例外:小说的第五部第二十章有一个标题,叫“死亡”。在这个章节中,托尔斯泰详细地描述了列文的哥哥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从等待死亡到渴求活下去,直到最终撒手人寰的情景。“死亡”这个标题在全书中那样醒目,似乎暗示了这是作者的思考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正如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借列文之口提出的问题:既然人人都要一死,那么他在生前的荣辱得失,挣扎和希望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托尔斯泰在替上帝发问,他把婚姻、家庭等社会伦理问题抽象上升到了哲学思考。

虽然标题是“死亡”,但这一章却是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作为结束的:吉提怀孕了,所以她才会突然散发出女性的光辉。从托尔斯泰的角度来看,一个女人只有完成了生育的责任和义务,她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女人。某种程度上,纵观全书,托尔斯泰对于完美女性的定义,是集中寄托在吉提身上的。有趣的是,跟任何文学作品一样,最终深深烙印在读者心里的人物形象,一定不会是完美的吉提,而是充满缺点、充满矛盾但是丰满真实的安娜。

同样充满矛盾的还有卡列宁。他在宽恕了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满足感消退之后,心理开始渐渐失衡。在他心中,明明自己是付出最多的人,结果却落得形单影只,饱受世人嘲讽。最令卡列宁伤心的是,晋升的希望也落空了,他现在在政府中已经成了一个毫无影响力的笑柄。沙皇为了安慰他,颁给他一枚亚历山大勋章,但是显然卡列宁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虚伪和冷漠才是导致自己形单影只的原因,所以儿子一直无法和他亲近起来。

在这段叙述中,托尔斯泰为卡列宁增加了一段辩白。卡列宁是个孤儿,相依为命的哥哥一直生活在国外并且最终病死他乡。卡列宁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私人感情的知心朋友,后来的社会条件也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朋友,所以他习惯了戴着那种虚伪的面具。对于安娜,他已经献出所有可以献出的感情了,尽管这对于安娜这样的女性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根据《安娜卡列尼娜》改编的电影中,卡列宁被塑造成一个冷酷凶暴、不近人情的形象,事实上这并不妥当,至少这不是托尔斯泰的本意。我们不否认,卡列宁确实比较虚伪,尤其是对自己的妻儿也从不曾摘下那张虚伪的面具。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卡列宁是一个好人。他手握大权却既不贪污也不受贿,有能力也有魄力;他对妻子、家庭忠贞不贰。如果不是娶了安娜为妻,也完全可能岁月静好。但是偏偏他娶的是安娜,书中的第一句话再次得到了印证。如果对安娜来说嫁给卡列宁是一场悲剧的话,那么,对卡列宁来说,娶了安娜同样是他不幸的源泉。

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十分思念儿子,因为在上流社会中,人们对渥伦斯基是接纳甚至欢迎的,对安娜却是拒绝甚至唾弃的。对于安娜来说,彼得堡也好,整个俄国也好,除了渥伦斯基以外,唯一能让她产生归属感的就是儿子。但是与儿子见面的请求被回绝了,这让安娜痛不欲生。最终安娜决定避开卡列宁,偷偷去见儿子。同儿子短暂而温馨的会面给安娜造成了更严重的精神创伤,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从此以后,不仅在肉体上,她也在精神上与儿子彻底分离了。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安娜无法公正地对待她和渥伦斯基的女儿——她无法接受一面和儿子骨肉分离,一面对女儿疼爱有加。她一面憎恨渥伦斯基,因为是他带给自己这样尴尬的境地,一面又更加依赖渥伦斯基,因为除了渥伦斯基,安娜再也无处安放自己的世界。于是,安娜开始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尽管她明白渥伦斯基不会爱上别人,却控制不住自己去猜测他会移情别恋。所以她只能不断刺激渥伦斯基,逼着他用滥俗的话语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诚。就这样,尽管渥伦斯基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妥协,打起精神安抚脆弱的安娜,但其实安娜已经亲手将爱人越推越远。

与此同时,安娜能感受到,闺蜜们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安娜的嫂子多莉就是其中的代表。总的来说,多莉一方面可怜安娜的处境,另一方面又嫉妒安娜能享受如此优渥的生活而不需要考虑琐碎日常。多莉发现,自己与安娜之间曾经的相似之处不见了,无论从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上,她们完完全全成了两个世界的人。外部世界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安娜的痛苦,也间接影响了她跟渥伦斯基之间本来已经日渐紧张的关系。

渥伦斯基困在安娜编织的爱情之网里,只能不断通过参与外界的社会事务来试探,试探这张网是否有碍于他的自由。在渥伦斯基参与的一系列社会事务中,陪吉提到莫斯科待产的列文也牵扯进来,他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这一段里,托尔斯泰通过渥伦斯基和列文的活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正在向法治社会过渡的俄国社会。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司法改革,设立“缙绅会议”——类似基层民族自治组织,取消了贵族在司法程序上的特权,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创立的国家杜马制度。俄罗斯国家杜马,也就是俄罗斯的下议院,由各个行政区选举出的代表组成。这一制度被俄罗斯沿用至今,不过成员变成了各党派代表和地方代表混合组成。然而在当时,大部分参与选举投票的贵族和列文一样,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简单地根据自己属于新贵族还是旧贵族来决定自己支持哪一方,而且粗暴的选举模式甚至有些儿戏。但是不管怎样,这次变革算得上是俄国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然而,外界的风云变幻无法抵达安娜狭小的世界。曾经握在安娜手里的东西,家庭、爱情、朋友,如手中之沙般渐渐流失。她意识到,为了挽回渥伦斯基的心,她可能只剩下一张底牌可以打:冒着永远失去儿子的代价,坚决同卡列宁离婚。

在这种越来越神经质的状态中,安娜见到了列文——本书的两个戏份最多的主人公终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碰头。那是一次俱乐部的活动,正在陪吉提待产的列文被奥勃朗斯基拉去,专程拜访安娜。尽管从男人的角度看,渥伦斯基和列文完全是两类人,但是安娜一眼就看出了他们具有同样敏感的内心。安娜使出浑身解数,刻意勾引列文,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魅力不减。列文对此毫无抵抗力,虽然理智拉住他不要爱上安娜,情感却很难不受安娜的光环的影响。安娜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她能让所有男性都神魂颠倒,却无法治愈渥伦斯基越来越深的冷淡。安娜不明白的是,当她由于妒忌而歇斯底里的时候,当她下意识地用自我毁灭来威胁渥伦斯基的时候,魅力就成了令人恐惧的毒药。她的潜意识已经在告诉自己,自己走到了随时可能粉身碎骨的悬崖边缘。

见过安娜之后,列文诚实地把感受告诉了吉提,这让吉提醋意大发,列文哄了一夜才让她平静下来。第二天一早,吉提开始阵痛,熬过了22个小时之后,终于生下一个男孩。初为人父,理应欢天喜地,但列文的思维总是会跳出通俗模式,站到一个更复杂也更孤独的角度看问题。见到儿子的时候,列文油然而生的竟是厌恶和怜悯,因为在此之前,哥哥去世了,他又刚刚经历过安娜暧昧的诱惑。对于生与死,爱情、婚姻和家庭,列文的终极困惑一刻也不曾停息。

接着,奥勃朗斯基又带着微笑出现了,但是这一次,生活脱离了他的掌控。在上册中,卖掉多莉陪嫁的树林所得的钱款早已挥霍一空,每年并不算微薄的薪俸却无法应付日常生活的支出,这一次奥勃朗斯基几乎身无分文了。然而,这依然没有让他忧伤起来,他动用了一切关系联系到了一份合适的差事,然后动身去彼得堡为自己奔走,顺路帮妹妹解决离婚的事。尽管自己火烧眉毛了,我们的奥勃朗斯基仍然没忘记自己的热心肠,然而这一次卡列宁让他失望了,卡列宁拒绝离婚,准备把安娜拖到底。同时,求职的事情也不顺利,奥勃朗斯基终于露出了沮丧的神情。

离婚的可能就此破灭。渥伦斯基开始寻找一切机会外出,以此宣示自己的自由,但是安娜不能那样做,因为社会禁止她那么做,她只能每天都带着嫉妒和仇恨苦苦反思:“他有着一切自由,而我一无所有”。渥伦斯基在一次争吵之后冷漠地不辞而别,于是安娜吸食了过量的鸦片并走上街头。她想起了与渥伦斯基相遇那天被火车碾死的人,于是也将自己送进了车轮之下。整个过程都像她当初出场时那样轻盈而随意,她觉得事情很简单,这么做是为了“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直到火车从她背上碾过之前的一刹那,她才突然一惊,问自己“这是在哪里,这是在做什么,到底为了什么。”然而来不及了,她生命的蜡烛,在闪过一道强光之后,永远熄灭。

尽管安娜从一开始就不是托尔斯泰心中理想的女性,尽管用今天的眼光看,托尔斯泰的女性观甚至谈不上正确,但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并没有放任自己的偏见改变人物的行为逻辑。托尔斯泰对于现实敏锐的观察和再现能力,使得这个人物的形象在写作过程中越来越丰富立体,不仅脱离了作者对情节的预设,也超越了时代局限和作者个人观念的局限。

纵观整部书,心理状态、行为轨迹发生过巨大变化的只有安娜,其他角色大多是在第一次出场时就给读者建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一直保持统一。但安娜在这个世界中是一个另类,她的敏感而自由的天性并没有得到可以健康生长的环境,最后她的感性只能走向病态,歇斯底里地证明自己的存在。社会拒绝正视她和她的自由,安娜自己也拒绝通过别的方式寻求解脱。除了走向毁灭,安娜别无他途。

安娜死后,故事并没有结束。不久之后俄土战争爆发,渥伦斯基选择奔赴前线作战;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女儿则使用了卡列尼娜的姓氏跟着卡列宁生活;多莉终于下定决心与奥勃朗斯基离婚;奥勃朗斯基则在铁路部门谋得了一份新的差事。而思想者列文仍然深陷在对生与死的迷茫中,探究生命的本质而得不到答案。这些终极疑问逼得这个身体健壮、家庭幸福的人几次想要自杀,以至于不得不把绳子和手枪藏起来。直到最后,当他与一位农民交谈时,才恍然大悟。关于生命的疑问是不需要答案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生来就知道应该怎么样活着。所以宗教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上帝的旨意不需要教会来解读,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合理的。这是一种托尔斯泰式的顿悟,无论在《战争与和平》还是《复活》中都有类似的情节。解决了关于生命的疑问之后,列文在结尾走出迷惘,开始新生活。《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就此告终。

从某种意义上,下册中两条线索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安娜和渥伦斯基去往欧洲旅游的时间和列文与吉提结婚的时间几乎是重合的。 两人生活发展的轨迹也近似,都陷入过人生的危机,但一个得到了解脱,一个走向了覆灭。从本质上看,安娜和列文都是人性追求自然的表达者,但是列文比安娜更有能力思考这个社会深刻的矛盾。所以,尽管两个主人公在小说中的大半时间里根本不认识,我们却能通过列文的思考,更清晰地看到社会施加在所有人身上的压力,从而间接地为安娜的悲剧提供了详尽而深刻的解说。安娜本人无法借助外力解决问题,也无法通过思考来解释问题,只能不断以行动对抗,然而这种对抗徒劳无功,反而使压力愈发沉重。换个角度看,安娜展现的是托尔斯泰观察到的现实的困境,列文则像平行世界里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很大程度上是替托尔斯泰本人代言,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展现他对理想生活的理解,提出某些虽然抽象,但充满哲学意味的解决方案。

十九世纪是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的黄金时代,作家手中的一支笔就足以涵盖我们今天所有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的功能,作者与读者形成我们现在已经难以想象的默契:作者几乎是怀着上帝般的自信,将所有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编织进宏大的故事框架里。托尔斯泰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体内容虽然基本局限在家庭中,但文字的触角深入整个社会的毛细血管,小说中的很多次要角色,比如农民、小地主、商人都栩栩如生。我们将它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列宁也将其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但更重要的,也许是托尔斯泰透过表象直达人物内心的能力。对于几个主要人物内心的千回百折,托尔斯泰抓得准确,写得耐心。那些有关家庭困境的刻画,今天的读者读来依然会有切肤之痛。当我们看着安娜向铁轨走去的时候,让我们深感震撼的,不仅是一个美丽生命的消逝,也不仅是他人的悲剧,更是同样虚弱、同样置身于种种矛盾中的,我们自己。

赞(3)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安娜卡列尼娜》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