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本文是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本书探讨了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的命运。列文森认为,以欧洲为核心,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现代性进程,是近代中国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原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秉持“业余精神”,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现代性社会推崇的功利性、专业化理想不能相容。最终,儒家思想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成为博物馆里陈列的展品,失去了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书籍简介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列文森最重要的著作。本书讨论了近代中国一代代文人士大夫为了拯救儒家思想做出的努力,最终说明,儒家思想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思潮无法互相包容,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儒家思想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作者简介
列文森,美国历史学家,二战后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奠基者之一。美国亚洲协会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著名的“列文森奖”。列文森被称作是“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这既是指他的研究充满了浪漫情调和艺术气息,也因为他像莫扎特一样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阅读收获
也许我们都熟悉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那些重要事件,却不一定了解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变化的历程。列文森的这本《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就是讨论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传统儒家思想经历了那些发展和变化。列文森是中国研究的开创人物,他和费正清一起,以哈佛大学为基地,奠定了美国二战以后中国研究的基调。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列文森的代表作,他在书中用“业余精神”来描述传统儒家的君子理想,并且指出,这种理想期待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与现代性推崇的功利的、专业化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儒家思想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
你将读到:
- 列文森为何用“业余精神”来描述儒家的文化精神?
-
这种“业余精神”如何体现在传统文人画中的“南北宗”理论中集中体现出来?
-
列文森为什么认为,中国文化自身不能发展出现代科学?
-
列文森用来判断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冲击效果的标准是什么?
-
列文森为什么用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来比喻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的处境?
书籍信息
书名:《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原书名: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作者:[美]列文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郑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