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 ,本文是使女的故事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使女的故事》堪称2017年最“恰逢其时”的影视改编作品,围绕小说展开的各类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一时间成为国内外瞩目的警示寓言。与电视剧相比,小说的叙事更复杂,层次也更丰富多变,在传统的反乌托邦文学体系下,运用多种叙事声音的交叉和对抗,构筑出一幅荒诞的乱世图景。阿特伍德试图通过这部作品,指出当下社会中潜在的危险趋势,从而唤起读者的警惕。
使女的故事 书籍简介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发表于1985年的经典反乌托邦小说。自问世以来,《使女的故事》已经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甚至演变为英语中一个常用的短语,用来指代对女性极尽压迫、尤其是强行控制女性生育自由的社会。
使女的故事 作者简介
在爱丽丝·门罗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阿特伍德这个名字堪称“加拿大文学”的代名词。她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于20世纪60年代初以诗人的身份正式踏入文学界,1969年,她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以“进食”的隐喻象征女性在职业和婚姻生活中面临的无形压力,以及两性之间的权力差异。此后,她三度入围布克奖,最终在2000年以《盲刺客》拿下了这一奖项。阿特伍德在文学界的崛起也对应了“加拿大文学”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类别的过程,而她本人甚至帮助建立了“加拿大文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以“生存”作为加拿大文学的主旨。
使女的故事 阅读收获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发表于1985年的经典反乌托邦作品。自问世以来,小说已经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甚至成为“女性反乌托邦文学”的代名词。2017年,随着同名电视剧集的热映,该书再度登上了各国的畅销书榜首,围绕其展开的各类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一时间成为国内外瞩目的警示寓言。
与电视剧相比,小说的叙事更复杂,层次也更丰富多变。它延续了我们熟悉的西方反乌托邦文学传统,也糅合了科幻小说的元素。写作这本书时,阿特伍德谨慎地选择着自己的材料,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真实的对应,也因而更让读者感到不安。
阿特伍德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让文学成为一面镜子,照出当下社会中潜在的危险趋势,从而唤起读者的警惕。尽管《使女的故事》是20世纪80年代的产物,但它却是那种能够不断与现实产生共鸣的作品。正是因为这样,《使女的故事》才会在一代又一代读者中不断引发反响。
《使女的故事》你将读到:
- 《使女的故事》为何会在出版三十多年后再度引发大众的关注?
-
除了延续我们熟悉的西方反乌托邦文学传统和科幻小说的元素,《使女的故事》在体裁上有哪些突破?
-
《使女的故事》小说和电视剧有哪些差异?为什么在了解了情节走向以后,这本书依然值得你一读再读?
-
小说在结构设置和叙事手法上有哪些特别之处?
书籍信息
书名:《使女的故事》
原作名:The Handmaid’s Tale
作者:[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陈小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