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如来》

孔子如来 ,本书从道德修养、社会政治理想、教育思想、孔门人物品藻、生死天命观等方面,在“知识正确”和“价值观正确”的基础上,以散文化的笔触、隽语性的思辨,对孔子言论进行解读,体悟孔子的思想智慧和正知正见,阐发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传递文化的涵养和力量。

孔子如来

孔子如来 价值

本书从道德修养、社会政治理想、教育思想、孔门人物品藻、生死天命观等方面,在“知识正确”和“价值观正确”的基础上,以散文化的笔触、隽语性的思辨,对孔子言论进行解读,体悟孔子的思想智慧和正知正见,阐发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传递文化的涵养和力量。

孔子如来 作者简介

孔子如来

鲍鹏山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教授。安徽六安人,就读于安徽师大中文系,毕业后支教青海,在青海师范大学任教17年,现为上海开放大学(原名为上海电视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文学史研究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教育卫视《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粉丝众多!他在《百家讲坛》上主讲的《新说水浒》人气爆棚,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百家讲坛的最高收视率,易中天先生对他的评价颇高:“鲍鹏山《新说水浒》有古龙之风,有三强——文学性强、节奏感强、思想性强,比《水浒》有思想,比学术论文有意思。”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孔子如来》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孔子如来 正文

一、鲍子的孔子情结 

古之所谓“子”,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之人也。《孔子如来》的作者——鲍鹏山教授被他的朋友们戏称为“鲍子”,当然以鲍先生的学识道德,他是当的起这个“子”。

孔子如来

鲍子著作等身,出版有《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鲍鹏山新说水浒》《寂寞圣哲》《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致命倾诉》等著作三十多部。他是全国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永恒的乡愁》)。20世纪90年代,在贾平凹《美文》上开“再读圣贤”专栏,持续三个年头,声誉鹊起。鲍子的学术散文,可以说是继季羡林、余秋雨之后新一代学人散文的翘楚,有人认为他的散文较之余秋雨更为出色,因为鲍子更为纯粹,而秋雨则世故了许多。

贾平凹在给鲍子的《寂寞圣哲》的序言中谈到他:“人是黑黑的,言语不多,很憨诚的那一类;……但我记住了一个细节:他的孩子没有上桌吃饭,因为新买了一盘积木,一个人坐在屋角一声不吭玩了三个小时动也不动。知其子便知其父,我倒敬畏他是一个有心劲而能认真又沉得住气的人”。谈他的文:“本书的尖刻得之于宽博,幽默得之于智慧,恣肆得之于安详,尤其内力的张合俯仰,语言的顽劲皮性,是我接读书稿中最好的一位,这本书使圣贤庸行,大人小心,使我们不知不觉而知觉。”过了这么多年,大作家笔下的形象几乎没变,但作品却愈发得见功力了。

易中天先生说鲍子有古龙之风,贾平凹先生谈鲍子之文显然有老庄的辩证发微之处,但鲍子写了那么多的圣贤,他的偶像却是孔子,这不奇怪,比起他的“不羁,见血性,多幽默,更温婉多情”,他得之于父亲的“仁厚”和“责任感”更是核心。他研习《论语》多年,曾出版了《论语导读》《孔子传》《说孔子》《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等多部有关孔子的著述。辑入《孔子如来》的七十多篇文章,是鲍子在《光明日报》三年多专栏写作的结晶。

鲍子是有孔子情节的,他在为樊登读书解读的视频中“毫不遮掩”地为他的偶像“拉票”:“一本《论语》读完了你至少要喜欢上孔子吧”;“圣人有巨大的人格上的魅力,他让我们爱上他”。在北大回答一个学生的“如何理解孔子和中国的关系”的问题时,鲍子更是抛出了两句高言:“孔子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核心”;“如果中国有未来,这个未来一定有孔子”。听明白了吗?鲍子说了,孔子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的过去和未来的“核”,这个核无可替代。

孔子如来

还有一个细节,鲍子抱着极大的希望观看了2010年发哥主演的《孔子》后大为失望,在媒体的采访下发了一通批评,引来了名导胡玫和编剧何燕江的肝火大动,这番嘴仗打下来,倒是愈发让人喜欢鲍子了,特别鲍子是对编剧加的那句于丹体的“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严重耿耿于怀,也许按照当下流行的鸡汤语式来看,毫无问题。但这哪里是孔圣人的情怀,连一个看大门的都知道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所以鲍子愤怒了,别的小错小误扯扯也就罢了,关于思想、气节之误,焉能如此?

也许太多人的眼里,孔子只是个老学究,教人一味“三纲五常”的愚忠,所以中国人久而久之就有了“儒家教人当奴才”的一概印象。加之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七十年代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得孔子本人却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厄运。要知道自有孔子以来,他基本就是中国25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信仰核心。即便在秦皇时期,也没有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敌人来对待。这场厄运实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遭受的一个厄运。

所以,鲍子带着我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孔子是不是我们在这两场运动中所讲的中华民族落后的总根源?第二,如果我们中华民族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必须要抛弃孔子?

世界误解了孔子,所以鲍子有话要说!

二、如何读懂孔子

孔子如来

1.《论语》在讲什么

《论语》之于中国,相对于《圣经》在西方的地位也毫不逊色。但500多篇16000多字的语录体的“超文本”格式给了后人无限解读、发挥的空间。不夸张地说,每一个《论语》的读者都有一本自己的《论语》,但是不是孔子他老人家的本来意思,就不得而知了。孔子需要正本清源,《论语》也需要正本清源!

鲍子曾经在百家讲坛讲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还写了《孔子传》,但更多的是在讲孔子的生平,对于孔子思想里面很多的一些细节的问题,没有做充分展开。而《孔子如来》则是一本谈孔子思想的书。在这本书里,鲍子力图对孔子的诸多言论进行一个比较正确的、合乎孔子本来意思的解释,用复旦大学傅杰教授的话说,鲍子解读孔子的不同寻常之处主要有两点:即力求“知识正确”———对史实尽可能作客观地叙述,力求“价值观正确”———对是非尽可能作明确的判断。

孔子如来

关于对孔子的记载,重要的有司马迁《史记》里面的两篇:《孔子世家》与《仲尼弟子列传》;王肃的《孔子家语》;《左传》跟孔子相关的内容;《礼记》里面跟孔子相关的内容。

但请读者注意,切勿引用任何《庄子》里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记载评论,庄子是讲故事、写文章的高手,他的故事是用来类比道理的,从来不对真实性负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论语》,还有论语几个重要的注解版本,朱熹的《四书集注》,现代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必不可少的。

《论语》与其他书是截然不同的,在《孔子世家》《孔子家语》中有人问了孔子很多知识性的问题,孔子做了回答,但在《论语》中却没有任何知识性的问答。

孔子如来

著名的“樊迟问稼”却狠狠地吃了老师的闭门羹。“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在樊迟走后,还送了他三个字“小人哉”,后人以此来批判孔子看不起基层劳动人民,其实孔子出身贫寒,自幼丧父,未及成年时母亲也早亡,岂能不知基层劳动者的甘苦。

但孔子志不在此,他希望他的学生不要关注于这些屑小问题,而是如“礼、义、信”这样的关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大问题。所以,可见孔子更关心的是社会价值问题,而500多则论语讨论的都是价值问题。

当然价值之类的社会学命题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非天然客观正确,也并非存在着一定的标准答案。那么孔子当时提倡的价值观放到今天还能适用吗?我们且看两个例子。

孔子如来

以直报怨。当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可以吗,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可、否!而是巧妙地问了一句“何以报德?”这个反问非常巧妙,假如我们提倡以德报怨,那么也只能推理出以德报德,那么可见无论别人对你如何,你只会一味对别人好,如果推及到组织、国家,就是好赖不分、公正不行。那么“以怨报怨”如何呢,显然这是一种“黑吃黑”的黑社会行径。

而孔子提倡的以正直、公平的“直”来报答“怨”,则跟我们当下的企业、政府治理理念一致。可见,《论语》上这么简单的22个字“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背后则蕴含了深厚的社会治理理念。

孔子如来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这则故事里有一位楚国的名人——叶公翩翩登场,叶公虽然言行不一而为历史留名,但他在治理楚国负函(今河南信阳)时却颇得令名。孔子访问楚国路经负函,叶公殷勤接待,席间,为了显示自己治理成就,夸口道:“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则很不以为然:“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意思就是叶公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这句话初看起来很有问题,夫子的境界并不高啊,怎么做了偷窃这等下等的事,儿子揭发老子反而不是正直了?不是还有个大义灭亲吗?

鲍子认为倘若这句话没有很好地展开,读到这里还真有些糊涂,包括一些学者认为正是这样的思想导致了腐败产生,但事实上倘若我们这样想想,如果社会鼓励父子、夫妻、兄弟互相揭发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人们还有什么可以值得相信的呢?亲亲互隐的法律制度在汉朝以来以及许多国家都推行了,这些国家也并没有比未推行亲亲互隐制度的国家有更显著的腐败。

武汉大学的郭齐勇先生为此还专门编了一本论文集,把两种不同的观点的论文都编在一起,称为《儒家伦理争鸣集》。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讨论推动了我们的《宪法》在2011年修订的时候,专门就证人举证时,排除了直系亲属。

那么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鲍子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框架,就是两者都有益处时(举证则有助于社会惩罚坏人;互隐则有助于维护人伦亲情),如何考虑取舍,显然从社会发展秩序来看,血缘伦理的优先序要更高,价值也更高,而且这种亲情伦理一旦破坏,则很难弥补,而法律举证则显然有其他渠道可以补上。

类似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让我们不得不钦服孔夫子的思虑之深!当然,《孔子如来》这70多则的美文、哲文会带你深入去思考这样的伦理哲学问题。

2.孔子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生前落魄,但死后却殊荣加身,历朝历代的褒扬加封也就不一一道来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最后一个封号是:“大成至圣先师”。但孔圣人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俗常看到的那个板起脸孔说教的人,他是一个诗意和幽默感十足的人,他也是值得我们喜欢和爱上的人。

(1)孔子的情趣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见,孔子虽然说的是了无趣味的政治,但他把政治看成是满天星辰,而“德”就是那个居于核心的北斗七星。

孔子在感叹自己的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则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大道不行,我就泛舟大海游玩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哪些逝去的昼夜,毫不顾及我们痛惜的心情;”

……

可见,孔子根本不是那个一味板起脸孔说教的人,但被奉为亚圣的孟子却是激情四溢、豪情万丈的大丈夫,但他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与其相比,孔子则多了许多诗意,但气质一样是至大至刚。他的智慧、他的人格魅力让我们爱上他,而不仅仅只崇敬。

(2)孔子的因材施教

如果在16000多字里要阐释自己的伦理哲学主张,显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普适性的命题来,但我们的教育鼻祖还抽空普及了一下“因材施教”。孔门虽然弟子众多,但孔子对他的弟子们的气质、个性都了如指掌,所以什么样的弟子、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教他,孔子心里有数。

孔子如来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段话简单说来,子路刷地闪身进来,大喇喇地问孔子:“老师,如果我碰到一件事觉得可行,是不是马上可以做?”孔子摇摇头“不行,得问问你爸爸和哥哥的意见。”子路退。冉有不慌不忙进来,向孔子施礼,一脸疑惑地问道:“老师,如果我碰到一件事觉得可行,是不是马上可以做?”孔子赶忙鼓励:“可以啊,赶紧去做啊!”

偏偏其间一个好学的小师弟公西华都在场,迷茫了:“老师,你咋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啊?”孔子拈须微笑道:“你问了个好问题,你子路师兄勇武莽撞,所以我让他多问问父兄的意见;你冉有师兄谨慎过度,需要当机立断,明白了吧!”

这段话选了一个勇武的子路和一个谨慎的冉有,一个同样的问题,还有一个好学的小师弟,千百年来,因材施教的最佳案例莫能出其右。

(3)孔子不是什么样的人

对孔子的误解,千百年来,莫过于所谓“愚忠”和“奴性”之说。这也正是两场倒孔运动的枪口所向!我们且慢下结论,且看鲍子经常讲的一个案例:

孔子晚年,鲁哀公当政,身为国家级的元老名宿,鲁哀公少不了要请教请教,有一次则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何为则民服?”就是我有什么样的办法让人民能够服从,这是所有统治者梦寐以求的终极梦想。孔子的回答极为高明:“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你要举用正直的人,老百姓就服你;如果你用奸邪小人,老百姓就不服你。问的简单,看似回答的也很简单,但听鲍子解释,顿觉意味深长。因为孔子不仅仅指点鲁哀公如何做到让人民服从,最重要的是,还赋予了人民不服从的权利,他在告诫当权者,当统治者不公,人民就可以不服从。

鲁哀公他爹——鲁定公也问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的回答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儿的忠也只是忠于职守,并没有把身价性命也押上;更重要的是这儿的潜台词是如果你要不以礼待我,我就可以不忠于你。毕竟孔子有言:“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而亚圣孟子更为雄健激烈,他警告齐宣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纵观孔子的一生,更没有任何愚忠,鲁昭公对他那么好,他在鲁昭公手下并没有做过臣子;鲁定公那么信任他,他在鲁定公的手下做了几年的官,但是一旦发现鲁定公和季桓子不走大道,马上拜拜,不玩了;他周游列国,见到过那么多的国君,他只要肯低一下头,给自己的政治理想松绑一下,何愁不名列三公。

还有人认为,孔子提倡奴性,这就更没有道理了,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君子,原始的儒家从来不讲奴性。孔子讲君子,孔子讲大人,要把小人变成大人,而大人是没有奴性的,到了孟子那直接就是大丈夫。可见,至少在孔孟那里,是没有奴才思想的。孔子高足曾参是个孝子,但有点愚孝,被曾点无端地揍了一顿,完了还得去他父亲房间里安慰一下,您打我太累了,您就歇息吧;回到自己房间里,他担心父亲会担忧打坏他,就故意弹琴,引吭高歌,让父亲听见,免得父亲牵挂。面对这样的奇葩孝子,孔子不是大加嘉许,而是一顿臭批他愚孝不知变化。

鲍子作《孔子如来》,并没有遵循一般的“原文——注释——翻译——解说”的传统注疏讨论套路,而是创造性地选择以内容分类研读为纲,以随笔式散文笔法对原著进行讨论评述,文字简约,读来饶有情趣。无论是解读仁义忠恕、价值良知、公正在心,还是孔孟之别、师者之爱、与人相处,甚至是谈《论语》中的无名氏,既没寻康有为《论语注》、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和李泽厚《论语今读》做靶子,亦不因自身名人效应而标榜学术的权威性与争鸣性。当然我们相信鲍子在做这样的解读时,他是下了极大的功夫的,如果写成学术论文,那可以将他的做过的功夫一一注解其中,但那样一般读者也就了无兴趣了。鲍子的文字是活泼有趣,且又耐读耐嚼,使我们轻松读懂原著内容与义理的智慧阐述,在另一种角度中阅读与原文相亲、与真意相通的意趣。

三、孔子与如来

孔子如来

鲍子选《孔子如来》书名,本意为如孔子来,只是选了如来这个词而已,与佛祖无关。但无关的这本名为《孔子如来》的书,孔子与如来佛祖则有着不少的关联。解读至此,关于《孔子如来》一书就告一段落,我们则对这个题目做了一个引申,希望有缘者能够喜欢。

孔子与佛陀都生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世界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佛陀生于公元前565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佛陀比孔子大14岁。在这个时期,人类文明史上最聪明的几个人几乎同时诞生了。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管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孙子等人,留下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西方则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埃斯库罗斯、希罗多德。中国哲学家主要思考着人和人的关系,印度哲学家思考着人和神的关系,希腊哲学家思考着人和物的关系,并且互不重复,为全人类的智慧作了奠基。孔子与佛陀两位先哲,就在这个黄金时期诞生了。

孔子如来

两人皆广收门徒,且“述而不著”。佛陀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三十五岁开悟成佛,广收门徒,先后有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罗侯罗和阿难陀等十大弟子归入他的门下,听他讲“解脱”之道和“四谛”、“五蕴”等圣妙法门。佛陀在世说法四十九年,不着一字。在他圆寂后,以迦叶为首的五百弟子(比丘),结集了在世时的各种说教,最后收录在《华严经》《阿含经》《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等经文中,来成为佛教的原始经典。

在这方面,孔子与佛陀是相同的。孔子三十岁时,有感于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和诸侯纷争,“始教于阙里”,于鲁都杏坛(曲阜城北)创办私学,先生招收了颜路(颜回之父)、曾点(曾参之父)、伯牛、冉有、子贡、颜渊、闵损、子游、子夏、曾参等人为徒,向他们讲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最后“孔子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与佛陀一样,一生没有著作,他的思想与言论都由他的弟子记录在《论语》里。

孔子如来

其学说当初都不被重视,都在大约三百年后,才开始广为流行。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受到汉武帝赏识。从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佛陀的“无常、无我、放下执着,达到解脱”的思想直到公元前261年,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提出“以法胜,是为最胜”,佛教才开始大面积传播和产生影响。这个时候,离佛陀去世已经225年。

思想精髓皆超越本土,以和平的方式传向世界,并影响至今。释迦牟尼入灭后,佛教出现数次集结,佛陀的思想被不断完善和丰富。自阿育王时期,佛教开始不断向外传播,形成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和我国的新疆地区传入中国腹地,后又经过中国传入韩国、日本及越南;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佛教开始传入藏地,形成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从印度,通过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泰国、印尼、寮国、柬埔寨、越南南部,成为南传佛教。到十八世纪未,佛教几乎传遍世界各地,即使在相对遥远的非洲和美洲也有一定数量的信徒,总之,目前佛教已成为一种国际性宗教,为不同民族的人所信仰,信徒超过18亿人。

孔子如来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两汉时期就传遍亚洲各国,并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日本、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十余个国家边线的儒教文化圈。公元2世纪,孔子的思想传入欧洲,对欧洲的文化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过影响。以伏尔泰、狄德罗、休谟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子的思想,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自然神论观及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从18世纪初,孔子的思想开始传入美国。爱默生说:“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目前,孔子研究会,孔子基金会,孔子学院、孔子博物馆在世界各国各国相继成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仁爱、中庸、德治、礼让、信义、和平,正影响着这个世界。佛教与儒家文化(儒教)还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这两种宗教与以后产生的其他宗教不同,它们在传播过程中,都是靠和平的方式跨出国界的,从没有发动过宗教战争。这是世界上其他宗教所没有的。

孔子如来 结语

佛陀与孔子创造的文化,即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都是人间瑰宝,没有贵贱之分,无须厚此薄彼。他们俩都改写了或重新确立了各自国家文化的历史走向,都是人类的精神领袖,是人类灵魂的真正导师。这两种文明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都能被异域的文明所接受,并形成庞大的信奉群体,为人类文明所服务。

两种文化看似两个极端,其实是人生哲学的两个方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相遇之后就不断走向融合。佛陀思考的是所有生命界的终极问题,孔子思考的是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孔子的思想是救世,佛陀的思想是救人。从字面上看,救世和救人好像是两个概念。但救世自然也包括救人,救人又何尝不是救世?细加体察即可发现,孔子的救世主张,就是为了解决人间的悲苦;佛陀的救人,也是为了世间的平安与祥和。他们俩的思想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融合的倾向。这一点,在中国表现的是最明显的。在一些人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白居易、苏轼等等,他们既是服务于朝廷的儒士,也是信佛的居士。

孔子如来,岂不是人间的美妙组合!

赞(0)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孔子如来》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