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诗人》

中国八大诗人 ,我们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幸福,诗歌是首当其冲的功劳……豪放派、婉约派、山水派、田园派、边塞派、桐城派、虞山派……初唐四杰、永嘉四灵、苏门四学士,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他们或吟诗作对,郊外踏青,竹林集会,长亭送别,饮酒行令,击节高歌,……无诗不能言:激昂高亢,沙场点兵,哲思涌现,田园风光,恋人细语,儿女情长,家国情怀……,乃至你如果有一位诗界的好友,比如汪伦、元二,一不小心就青史留名,传唱永远。林语堂曾言,“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此言不虚,身为中国人,如果不懂中国诗,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缺憾。想知道你诗歌上的那位偶像在不在八大之列,那就开卷有益吧。

中国八大诗人

中国八大诗人 价值

我们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幸福,诗歌是首当其冲的功劳……

豪放派、婉约派、山水派、田园派、边塞派、桐城派、虞山派……

初唐四杰、永嘉四灵、苏门四学士,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他们或吟诗作对,郊外踏青,竹林集会,长亭送别,饮酒行令,击节高歌,……

无诗不能言:激昂高亢,沙场点兵,哲思涌现,田园风光,恋人细语,儿女情长,家国情怀……,乃至你如果有一位诗界的好友,比如汪伦、元二,一不小心就青史留名,传唱永远。

林语堂曾言,“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此言不虚,身为中国人,如果不懂中国诗,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缺憾。

想知道你诗歌上的那位偶像在不在八大之列,那就开卷有益吧。

中国八大诗人 作者简介

中国八大诗人

胡怀琛

胡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曾任《神州日报》、《中华民报》及商务印书馆编辑。后加入南社,与柳亚子先生共主《警报》和《太平洋报》笔政,并执教中国公学、沪江、持志等大学。研究领域涉及文学史、哲学、诗歌、小说等多个领域,作品多达百部。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中国八大诗人》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中国八大诗人 正文

一、好诗的评判标准

1.诗与非诗

诗人作诗,使用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用文字填补纸上的空白。诗是人们情感的表现,所以每首诗里都有人们的情感。虽然有时诗的中间也有外面的事实,或者作者的思想,但终必以情感为主;倘若没有情感,那就不能称作是诗了。

① 咏史诗和吊古诗

本来咏史诗是以客观的角度评判历史上的人物,吊古诗是作者写他对于对古迹而生出的感概。在旧体诗里极不容易辨别哪一种算是真正的诗。

    咏虞姬

                 吴永和

大王真英雄,姬亦奇女子。

惜哉太史公,不纪美人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首诗,《咏虞姬》为咏史诗,《乌衣巷》为吊古诗。前一首客观地评价虞姬,没有情感融入;后一首则是对乌衣巷所生发的感慨,看似平淡,却意味无穷。这样看来,咏史诗和吊古诗就很容易区别清楚了。

② 咏物诗和比兴诗

咏物诗是以客观的角度记一事物,而比兴诗则是作者对此物所生发的感慨,或借此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一般说来,比兴诗是诗,而咏物诗不是诗,但两者很难分辨。

山居杂诗

           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我们以这两首诗作比较,就可以明白:前一首诗写竹、藤、花、草、木、林、风、苔、水,虽然都写得好,但是却没有和人发生关系,所以说它是咏物诗。后一首写梨花,却从梨花中感受到人生无时的怅惘,所以说它是比兴诗。

两首诗对比来看,还是后一首比前一首好,因为它拥有作者的情感。

③ 纪事诗和感事诗

所谓纪事诗就是以客观角度记述一件事,所谓的感事诗是作者抒写他对于此事所发生的感慨。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田园杂兴之一

          范成大

昨遣长须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

今朝一雨添新涨,便合翻泥种藕花。

剑门道中遇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前一首诗记录田家得雨的情景,而后一首除了表明“遇雨”这一事实,更把人物内心的情感全部描写出来,后一首诗明显比前一首好。

④ 假情感和真情感

我们在前文已经讲过有情感和无情感的辨别,并非易事。最难的是我们作为读者,要能够分清楚假感情与真感情。

很多诗看起来有感情,但你细细品味,却无法触及你的灵魂。只有真情感才算好诗,假情感无论如何,都不能算作好诗,也可以说不是诗歌。

塞下曲

            沈德潜

千重沙碛万重山,三载烧荒未拟还

流尽征夫眼中血,谁人月下唱《阳关》?

金陵旧院

       蒋超

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已尽曲池湮。

荒烟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前一首诗,写征夫思念家乡。后人读起来却不容易被打动,因为这并不是他发自内心的体会。

后一首诗,以景诉说历史的沧桑之感,一切风流云散,抚今追昔,字字皆是从心底流露而出。要分辨真感情和假感情,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揣摩,非一朝一夕之功。

中国八大诗人

2.新诗与旧诗

有人提出,旧诗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在历史长河里销声匿迹;新诗,因着时代的关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实,诗的体裁、思想、事实有新旧,但只要有真感情在,都是好诗。

3.情感超越新旧的问题

情感自身是超越新旧的,只有各个人的差别,而没有时间上的差别。譬如古诗十九首之一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首诗大约是二千年前的古人所做,当时倍受人们推崇,仙子啊依然受到大家的追捧。因为他是作者情感的寄托,而这种情感并没有新旧之分。虽然情感没有新旧的差别,但人与人确实不同的。

同一时代,杜甫有杜甫的情感,李白有李白的情感,李商隐是李商隐的情感。如果没有情感的差别,诗歌就失去了个性,便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李白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李商隐说:“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② 思想、事实新旧的问题

思想和事实有新旧的区别,古人有古人的思想和事实,生于现代的人当然有现代的思想和现代的事情。

例如杜甫诗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有情感,有事实。但它中间的事实,却是李唐天宝年间的事实,却不是现代的事实。而于右任有诗云:“存且偷生死更悲,余收尔骨尔尤谁?平生慷慨争民党,一战仓皇委义旗”这诗有情感,有事实,但事实却是民国时代的事实。如果现代的人以古代的思想作诗,那么它的价值就有待商榷了。

③ 体裁新旧的问题

体裁的新旧,当以受束缚不受束缚为标准。旧式的五言七言大概是束缚的,然在适当的时候,能完全达意,而且很自然,那也不算是束缚。但很多人由于五言七言的限制,会作出许多病诗来。

明妃曲

            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醉后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这一首诗,每一句开头的两个字都可以拿去,如果拿去后会更好:

雪后北风寒,琵琶马上弹。

不知青海月,犹作汉宫看。

那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它写成七个字,这多的两个字就是受体裁的限制,所以当作者受体裁的限制和束缚的时候,就很难有好诗了。

我们诗人只要能把这些束缚完全解除了,不管是新,是旧,都可以的。例如胡适的《希望》云:“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早······”虽是新诗,却饱含深情,传唱至今。

中国八大诗人

二、中国八大诗人

我们讲中国八大诗人,并不是说中国只有这八位诗人,而是他们都开一派先河。选其中的八位,不仅是就他们本人而论,也说到他们诗学的渊源和流派,所以虽说只有八人,但是所论及的还有很多人。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以下八位诗人。

1.屈原

 中国的诗歌,发生得很早。就孔子删订的《诗经》来看,不过三百来篇的诗歌,到如今虽然存在,但作者已不可考,而且那时没有以作诗著名的诗人。中国有专门的诗人,要从屈原算起。

屈原的作品,自然是以《离骚》为主,此外再有《卜居》、《渔父》等。再有《九歌》,本为楚人祭祀的乐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后来他的弟子宋玉、景差及汉朝贾谊等,仿他所做的作品,统名为《楚辞》。屈原的作品启发了后世无数诗人,如曹子建、李白、李义山等。他的作品有以下特点:

① 引入神话

屈原的诗歌里充满了大量的神话,像《九歌》本就是为祭神而作,东皇太一、湘夫人等。就是《离骚》,也有许多的神话。如: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予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羲和、望舒、飞廉、雷师都是神话里的人物。

这些神话,是《诗经》里所绝对没有的。《诗经》里的神是天,《诗经》里的鬼是祖宗。从天与祖宗的方面衍生不出离奇怪诞的神话,而从东皇太一、湘夫人却可以。从此以后,中国的诗歌里,便添了许多神话,比如曹子建的《洛神赋》、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义山的《嫦娥》等等。

② 说牢骚话,表现孤僻的性情

说牢骚话,在《国风》、《小雅》里也有;后人拿诗歌发牢骚,不单是受了屈原的影响。表现孤僻的性情,在《诗经》里是没有的,在《楚辞》里,却随处表现出他自己孤僻的性情来。比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诸如此类的诗句很多,都充分地表现了他高洁的性情。

自从《离骚》问世以后,屈原拿他将自己孤僻的性情,充分地表现出来。后人读了他的作品,受到他的感化,比如唐朝的孟东野、李贺二人。

孟郊的《独愁》云:“长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其实是从《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得来。李贺的《苏小小墓》诗云:“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竹,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按这首诗,词旨凄绝,满纸鬼气,固然似《楚辞》中的《九歌》;而草茵、松盖、水珮,都是《离骚》中的字眼。

再后梅尧臣的简淡,黄庭坚的生硬,又是从孟郊、李贺处变化而出。个性是天生的,假使没有屈原,也会有孟郊、李贺、梅尧臣、黄庭坚等人的个性。但是没有《离骚》,恐怕他们受了《诗经》的陶冶,潜移默化,便不会将个性表现在诗歌里。便是表现出来,也不会有这样的充分。

③ 用词艳丽

《诗经》全是来自于老百姓的生活,“坎坎伐檀兮”或“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都是生活。而屈原的用词比较华丽,可能与他出身贵族有关。但屈原的诗“好色不淫,怨悱不乱”,与后世的香艳诗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八大诗人

2.陶渊明

陶潜,字渊明,又名元亮,晋浔阳柴桑人。少有高趣,超绝尘俗。性喜酒,爱菊,以此自放。

陶渊明的人格和文学作品,都是与自然同化的。他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无不体现这一点。凡晋以前诗歌实质上所有的特点,陶渊明都有,而且又能造成一种与自然同化的创作。可以说,渊明之诗集晋以前之大成,自成一家;而又为后世隐逸之宗。

后世以渊明为宗的人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储光羲。五人因个性和环境不同,只各得渊明其一。王维得其清腴,孟浩然得其闲远,韦应物得其冲和,柳宗元得其峻杰,储光羲得其真朴。同时及后期的山林隐逸之诗,大概都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之外。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山居秋暝

       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在陶渊明之前,虽然也有作旷达语的诗人;然而他们的旷达,乃是富贵人纵欲行乐的旷达,和陶渊明从淡泊中寻真乐不同。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古诗十九首》有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他们的见解,何尝不旷达?然只以纵欲行乐为务,何曾知道在淡泊中寻找真乐趣?

能在淡泊中寻找真乐趣的,陶渊明是第一个人。他写的是真性情,是真生活。所以他把自己的生活与自然同化,同时他找到了生活的真乐趣,他不是假旷达。

所以陶渊明的诗,不是号召大家放纵,而是号召大家能够体会到生活原本的美好。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格,符合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追求。

中国八大诗人

3.李白

在陶渊明以后,太白以前,经过了南北朝和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诗受诗歌形式的束缚严重。直到张九龄、陈子昂等诗学革命先驱进行了诗歌的解放运动,再后来李白、杜甫横空出世,使得诗歌回到它的本源。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写实,都是集诗学的大成。这一章我们先讲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世谪居西域,后逃还巴西,便为蜀人。少年倜傥不群, 喜纵横之术。击剑任侠, 曾经手刃数人,又好神仙。

简单地说,李白合仙与侠而为一人,飘忽不羁,尘世一切的事,他都不看在眼里。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诗歌也充分表现了他的个性。

① 李白与陶渊明

说到李白的诗歌,很多人将他和陶渊明并论:陶渊明在汉魏以后,能扫除一切的虚伪;李太白在南北朝、初唐以后,能解除一切的束缚,这是他们相同的一点。此外,两人个性似相同而实不同的地方:

陶渊明喜欢喝酒,李白也喜欢喝酒:这是相同的。但陶渊明是“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而李白则是“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一点李白较渊明要狂放得多。

陶渊明胸襟高超,不把势力放在眼里;太白也胸襟高超,不把势力放在眼里。然陶渊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而去;太白则是命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

陶渊明有豪侠气,太白也有豪侠气:然渊明不过是“少时壮且厉,抚剑独游行”李白则是“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了。

陶渊明有超人间的思想,李白也有超人间的思想。陶渊明把超人间的思想放在了桃花源里边,李白则是“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了。所以古人评价说,渊明中庸 太白是狂者。事实上陶渊明的浩然正气,似孟子;太白恣意汪洋之文,似庄子。根本的差别:一个是以儒学为立脚地,一个是合仙与侠而为一人。

仙也浪漫,侠也浪漫,所以李白的诗歌,可以说完全是浪漫派的。

② 李白与谢朓及陈子昂

在太白自己的诗里,常常说起谢朓,如云:“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又有:“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他这样地倾倒谢朓,所以王渔洋说他“一生低首谢宣城”。

李白和陈子昂,因地理和时代的关系,太白有很多地方,受了陈子昂的影响。虽然太白与他们有关,但他们二人影响于太白并不深。太白自由他的真面目,

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太白以后,像他一路的诗人,简直少有。只有苏东坡,还有明初的高启,有些相似的地方。

中国八大诗人

4.杜甫

若说李白的诗是浪漫的,那么杜甫的诗就是写实了。他能够把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的小事都变成千古名篇,因为他对情感有着最细腻的体验。

杜甫,字子美。早年漫游四方,中年遇“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卒于59岁。杜甫的境遇如此,他将国家乱离之感,骨肉分散之情,一一写在它的诗里。杜诗真正的好处,就是写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

将村童对面为盗贼的无奈、焦虑刻画得入木三分。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衷肠。

焉之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

杜甫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也有较为现实的描写,所以后人又称他为“诗史”。你读杜甫的诗,能够知道古代人生活的状态,如《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等。

杜甫写实,不但善于写大事,而且善于写细事。就是对于寻常的景物,如一草一木,写在他的诗里,也写得非常忠实。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可以说,杜甫的写实技能,能大能细,范围甚广,开一派先河。

中国八大诗人

5.白香山

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然能和李白、杜甫二人并列的,大概只有白居易了。一则因为他是著名的白话诗人,他的诗哪怕是乡下不识字的大娘也听得懂;二则是因为他的诗,着眼于在社会上取材料。这两点确是他能够自成一派,和他人不同的地方。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浅显易懂,人人能解。与元微之齐名,人称元粗白俗。但因为粗、俗,所以能普及到一般社会。

买花

帝城春欲暮, 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 ,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 ,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 ,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 ,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 ,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 ,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 ,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 ,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 ,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分做四部分:一是讽喻;一是闲适;一是感伤;一是杂律。杂律诗他自己不是很满意,感伤诗也无特别好处,我们可以置之不论。

论他的讽喻,直接出于《诗经》,闲适是合陶诗和禅理而成的。他的讽喻诗里最出名的就是《秦中吟》,而且他的讽喻诗写得非常有社会责任感。

白居易的性情,本来恬淡。他的闲适诗,集中的犹《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又有《读老子》、《读庄子》、《读禅经》等诗。可见他于陶诗及道家与禅经都有涉猎,由此可知他闲适诗的渊源了。

中国八大诗人

6.苏东坡

在苏轼以前,宋朝的诗人,还有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他们都能扫除晚唐纤丽的习气,而以简淡苍老为归。但规模太小,终究不能与苏、陆并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和他自己,在中国文学界是有名的三苏。

苏东坡的诗,就是合陶渊明、李白,并参以佛理而成的。有时过于粗豪,失之丰缛,这正是东坡的本色。东坡的诗,就是现在人所说的随手拈来,不在字句做修饰的功夫。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人似秋鸿来有信, 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东坡评价自己,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所以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就是他写诗完全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可成诗。

读孟郊诗

夜读孟郊诗 ,惜字如牛毛。

寒灯照昏花, 佳处时一遭。

······

初如食小鱼 ,所得不偿劳。

又似煮蟛蚏 ,近日嚼空鳌。

······

我们前文提到,苏轼的诗渊源于陶、李,而参以禅理。在苏东坡的诗里,我们可以读出禅意来。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的个人生活很有趣味,他能够用诗的方式,将各种各样的东西表达出来。开玩笑也好,嬉笑怒骂也好,自成一派。

在苏东坡的身后,影响了很多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晁补之秦观 、张耒这些人都受到苏东坡的影响。

中国八大诗人

7.陆放翁

陆游的诗,也是写实,和杜甫一样。不过他的境遇较为安乐,和杜甫不同;他的性情,偏于闲散,和杜甫不同。所以写的实情实事也不同。陆游所擅长的是杜甫的一部分,而杜甫所有华丽的地方,陆游一概没有:这就是他们二人的异同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晚年家居,恬淡自乐,善写乡村闲居之乐趣。

秋日郊居

    儿童冬学闹比邻, 据案愚儒却自珍。

    授罢村书闭门睡 ,终年不著面看人。

陆游把乡村私塾先生生活的一个状态,闭门读书,这么一个情境生动地描述出来了。

除了乡村诗、田园诗外,陆游描写他眼前常见的事,也写得极为忠实。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蝶穿花茧黄”“燕啄新泥雨未干”。看似平淡,实在描写得逼真。

陆游生于南宋偏安之世,对于金人的侵略,很为不平。他那种郁塞磊落之慨,时时表现在他的诗里,故常有感激豪宕之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豪迈诗并不是陆游诗歌的主流,他的田园诗才是。描写乡村盛景,放翁以外,确不多见。

中国八大诗人

8.王渔洋

我们前文讲过,诗是抒发情感的文字。古时的人,拿诗做教化的工具;用婉转含蓄的诗,养成人民温柔敦厚的性情。所以说:看见他的人民温柔敦厚,便可以知道他的诗教昌明了。而温柔敦厚,也就是中国国民性的特点,也就是中国诗学的特点。

中国人实质很单纯,就是温柔敦厚的感情。所以诗经里的诗多半是比兴。到了《楚辞》出现,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思想接触的时代,所以《离骚》,虽然仍是温柔敦厚的情感,却已加入了神秘幽怪的故事。

到了汉朝,中国人和匈奴人接触了以后,诗的实质更加入了一种粗豪悲壮的气概。然后到了晋朝,近代老庄式的这个学说盛行以后,中国诗里边加入了玄妙高尚的思想。到南北朝及唐,佛学盛行之后,中国诗的实质里边加入了一种觉悟解脱的见识:于是便发生了大的变化。以后千流万派,大概逃不过以上所说的五种元素,而这五种元素之中,犹以温柔敦厚的感情,为中国诗的本色,即为诗学正宗。

王士禛,字子贞,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明亡,他十一岁。入清,官至刑部尚书。

王渔洋这个人,在胡怀琛先生看来,是真正继承了《诗经》的衣钵,就是《诗经》当中的婉转而含蓄,教人以敦厚。他的诗“温柔敦厚,怨而不乱,深得《国风》、《小雅》之遗”深得《诗经》嫡传。

王渔洋能得《诗经》嫡传,一部分是他性情的关系,一部分也是时代的关系,也有地理原因。他是一个富于感情的人,感物成吟,有一往情深之感,却又不流于轻佻艳冶,

 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 ,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 ,寂寞人间五百年。

说到他生存的时代,和他的诗犹很大的关系。大概清初诗人,都是生于明末;对于国家兴亡之感,自然不能完全消灭,时时流露于文字之间。所以它的诗,往往带有一些感时伤事之意,却又低徊往复,而不忍直言。

秦淮杂诗

新月高高夜漏兮,枣花帘子水沉薰。

石头巷口诸年少,解唱当年《白练裙》!

不管是他的性情,还是他生存的时代,王渔洋能得《诗经》之传,乃有种种关系,并非偶然的事。而且他的诗,纯然是温柔敦厚的感情,并没有其他实质揉入其间,所以可谓《诗经》嫡传。

和王渔洋同时的名家,如钱牧斋、吴梅村、陈元孝等人,或以才力胜,或以典丽胜,但不能称正宗,要知诗是讲究抒发感情的。

中国八大诗人

三、如何写诗

 我们在前文讨论过好诗的标准,也详述八位诗人在诗歌方面的非凡造诣。那我们要如何才能写一首好诗,承载我们美好的情感呢?

1.如何动笔写诗

我们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会作诗,倘若无感,就根本不必要作诗。

诗是我们说不出的情感,而由咨嗟咏叹抒发出来。倘若是用普通言语说出来的机械式的话,不能算诗。由咨嗟咏叹而抒发出来的情感,自然成为音节,更不必注意什么五言、七言、三行、四行。也不必注意什么“仄仄平平仄”,和什么“抑扬,扬抑”。

总之,诗就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成为自然的音节。不过这种真情自然流露出来时,我们如何用符号(文字)把他记录在纸上,也要有适当的方法。

① 就语言为诗

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感,都可以先把它用散文写出来,然后再把它改成诗。虽则不是一个根本的产生诗的原则,但是在练习作诗的时候是可行的。

案例:

有一个人家园子里的园丁,一天,在园子看见梅花即将盛开,就对主人说道:“梅树满身是花!”主人闻言,就触动诗兴,把他的一句话改作一句诗云:梅孕一身花。

② 关于音节的话

人们有了情感,可以通过咨嗟咏叹抒发出来。既然是咏叹,那么声音自然有高低、轻重、抑扬、长短的分别,于是就成了音节。

音节是情感的关系,而不是文字符号的关系。音节的好不好乃是情感真假及情感深浅的关系。不是“平上去入”调和适当,或“抑扬”“扬抑”配置合宜的关系。

情感有种种不同,例如愤怒的情感,音节自然短促;表思慕的情感,音节自然悠扬。其他各种情感,无不如此。

中国八大诗人 结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八大、十大,也许有人还会介怀王维、李商隐、欧阳修们为什么不是八大呢,为什么是王渔阳呢?这何尝不正是我们的大幸事,也足见胡先生民国学者之大气概处,从开宗立派处着眼,追其生平,述其诗文,论其性情,而不是得失于传世作品、影响力,此等眼力,足以称颂。

诗歌是诗家们为我们创造的另一种语言,在这个世界里,极少的字词,却是极丰富的想象、瑰丽、情怀、细腻、平和、哲思……,君不见《中国诗词大会》呈现的诗词之美,多少美好的事物,都随着文人笔墨刻进文化长河之中,千百年来一路滔滔奔涌,最终我们有缘与之相遇,与古人神交。

正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驻扎着一个诗歌的小精灵,是时候把他们释放出来啦!

赞(0)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中国八大诗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