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才能成就伟大。从优秀到卓越。昨天我们说到了,让最杰出的人才去攻城略地,而不是让他们守城,去处理婆婆妈妈的琐事,因为这是两种格局,就好比你很难让前锋踢后卫一样,前锋是机会主义者,他可以失误很多次,但抓到一次机会就成功了,而后卫则是保守主义者,必须严防死守,不管他成功多少次,他失误一次,就可能满盘皆输。所以让一个进攻属性的人去守城,他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他那种大条的性格,也很难保证不犯错误。
从优秀到卓越 读书笔记
从优秀到卓越。昨天我们说到了,让最杰出的人才去攻城略地,而不是让他们守城,去处理婆婆妈妈的琐事,因为这是两种格局,就好比你很难让前锋踢后卫一样,前锋是机会主义者,他可以失误很多次,但抓到一次机会就成功了,而后卫则是保守主义者,必须严防死守,不管他成功多少次,他失误一次,就可能满盘皆输。所以让一个进攻属性的人去守城,他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他那种大条的性格,也很难保证不犯错误。
作者说,如果让公司跨越到卓越,你需要你手下的干部具备2个品质,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争论不休,但一旦决定下来了,则要不计个人得失的去坚决执行。而我们现实中,这种人通常比较少,两个极端的人比较多,要么当老好人,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死忠,往往会让领导出现很多的重大决策失误。另一种人则是啥事都反对,他反对的事,就绝不执行。负能量很重。这点我们其实应该跟查理芒格学习,巴菲特说芒格是一个只会说不的糟老头,坏的很,巴菲特大部分建议芒格都反对,而且还总能说出一大堆理由。但是一旦巴菲特仍然坚持他的想法之后,芒格就会跟随。有些投资明明一开始芒格反对,但后来巴菲特坚持投资的时候,芒格也跟着投了不少。芒格知道,他的存在就是为巴菲特提供更多的参考,而一旦巴菲特在他的反对之下仍然要做,就说明这事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把握。那么你的身边,你们公司,有没有查理芒格这样的人呢?其实这种人并不难分辨。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一家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简称A&P,收入一度仅次于通用汽车,当时还有一个杂货店连锁的小公司叫做克罗格迅速崛起,但是规模跟A&P也差的很远。不过到了60年代之后,事情发生了逆转,A&P不断衰落,克罗格越来越强,73年以后的25年间,克罗格的股价表现是A&P的8倍。
后来经过研究,主要是因为经营模式上,A&P仍然采取了传统的模式,完全不顾及时代的变迁,最可笑的是,他们也曾经做了一家金钥匙公司,把它当成试验田,而且还取得了成功,让顾客的满意度提升。但是A&P的主管们,一点都不喜欢金钥匙,于是A&P就陷入了怪圈,虽然也尝试新方法,但又把这些成果否决。总想一步登天包治百病。但结果却没有做出任何改变。而克罗格则完全不一样,60年代,他们就已经尝试超市这种销售模式,70年代的时候,他们彻底与原来传统的零售业告别了。克罗格的理念很简单,在一个行业里要么做第一,要么做第二,当你无法做到前两名的时候,那就应该选择退出。他们对旗下的每一家商店都做了改造,如果发现不符合新形势了,也没办法改造,那么就勇于关闭。后来他在90年代,终于坐上了日杂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的位置。而反观A&P的商店,仍然保持50年代的风格。但已经不被消费者所喜欢。
实现跨越的公司,并不总是卓越和完美无缺的,他们只是比差公司做出的正确决定更多,特别是在重大的决策上,克罗格这样的公司,把所有的资源,都会用在公司的转变升级上。他们敢于面对现实,不论多残酷,都不会逃避。面向所有的决定,他们构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参考模式,老齐给您翻译下,就是说他们要想把事情搞清楚,客观的看待问题,而不是带有主观色彩。可以再给大家补充个例子,柯达是第一个研究数码相机的,但是他们觉得这玩意会影响到自己的彩印业务,所以就没有壮大。结果就被自己的创新革了命,同样诺基亚也是第一个研究智能手机的,塞班系统也是最早的智能手机系统,但是诺基亚同样觉得,功能机才是主流。在这上面他已经无人能敌,于是就没有在这上面再投入,结果等明白了为时已晚,诺基亚的领导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就是失败了。其实他们做错了,在科技行业里,没有做对的事情,就意味着你正在犯巨大的错误。败局都是从输掉时间开始的。
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几乎都是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从不怕竞争,反而要依靠这种残酷的现实,来不断的监督自己。其实你去看看这些公司开会就知道了,如果领导不发言底下就不敢说话,那么这个公司,绝没有什么希望。大家更在乎的是领导眼中的自己,而不是公司的前途。相反,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敢于否定领导, 任何人都敢于提出创新的公司,才是朝气蓬勃的。所以有个个人魅力十足的领导,短期看是一个企业的幸运,但长期看很可能是一个企业的悲哀。如果熟悉中国历史你就知道,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之后,往往就是一个笨蛋接班,也是一个王朝衰落的开始。比如汉唐宋明无不是如此,清朝皇帝水平稍微好一点,但乾隆之后也就完蛋了。
在二战的时候,丘吉尔就建立了一个叫统计局的部门,他要知道战场上的真实情况,不加修饰的数字,现实虽然很残酷,但也必须直接面对,他说不需要美好的梦境。事实胜于美梦,只有直面现实的残酷,才能让他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而与之相反,我们在抗战的时候,总是被一些东西粉饰太平,比如1942年的大饥荒,重庆还不让报道。也不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再比如建国之后,无论是大炼钢铁还是亩产一万斤,都是欺上瞒下,最终造成了对形势的误判,损失惨重。这种东西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想听什么,就会有人给你报什么。如果领导不能直面现实问题,那么你听到的东西,几乎就都是虚假的。
这里老齐多说一句,读到这可能有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其实作者的观点很明确,与其去激励你的员工,还不如去找那些合适的人。如果你把合适的人装到车上,他自然会产生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所以人才战略,从招聘开始。技能是培训出来的,但态度不是培训出来的。
作者也给了公司领导四方面的建议,第一,领导应该多提问题,少要求答案。举例艾伦沃兹尔接替他父亲成为电器城的CEO,面对公司即将破产,他力挽狂澜,把公司拉了回来,而他的经营哲学就是,不断的给手下人提精彩的问题,而不是告诉底下人怎么办。他甚至在非正式时间,比如吃饭或者茶水间的时间,也去问大家问题,然后让底下人产生思考。其实这是一个领导的基本要素,那就是要让底下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实力团队,不会出现之前我们说的一个天才加1000个助手的情况。
第二,要对话,要争论,不要强制,1965年之前,纳科尔公司是一家即将破产的核能企业,而30年之后,他却成了世界上四大钢铁公司之一,1999年收入已经超过了美国钢铁,带领他实现飞跃的领导叫做肯艾佛森,他说自己的角色其实是一个调停中间人,每次会议的时候,都会乱糟糟,气氛十分激烈,甚至有暴力倾向,然后他的作用就是求同存异,让这些手下的干部达成共识。他说在这些人的争吵之中,我们卖掉了原子能生意,然后开了矿井,完成了公司的伟大转型。
第三,彻底的事后分析,不要互相指责,1978年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收购了七喜公司,8年后亏本卖掉了,财务上遭遇损失,但这件事远没有结束,后来公司花费了数千小时的时间,对这件失败的收购案进行讨论。公司领导十分谦虚的指出,当时如果听了反对者的意见,这个错误就可以避免,并且给予了那些反对者高度的赞扬,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领导者保持这种态度,底下人才敢于提出反对意见,你才能有更多的主动工作的干部,反观一些领导出了成绩居功自傲,出了问题开始溜肩膀,赖底下人不作为,这是非常坏的品质。应该客观分析并承担错误,其实领导者越是这样,就越容易成功。也容易被别人所尊重。说句不好听的,你顶多就是道个歉,或者自罚一个月工资,也没什么致命的惩罚是承受不起的。反而能换回很好地公司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建立红旗机制,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明天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