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与汉道》

春秋与汉道 ,本文是春秋与汉道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汉代儒学的显学是《春秋》学,即研究《春秋》的学问。《春秋》在写法上讲究“微言大义”“一字褒贬”,故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三传为春秋作注,合称“《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在汉朝分别发挥了不同的功效:汉武帝以《公羊传》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汉宣帝以《谷梁传》的“尊王”思想巩固皇权,但《谷梁传》中恢复周礼的思想却开启了“托古改制”的序幕。《左传》中对周礼的记载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倾向,于是王莽发动了改制。改制失败以后,光武帝刘秀重新走上了以《公羊传》推动法律儒家化的轨道,于是儒家和法家在东汉时期走向合流。

〈春秋〉与“汉道” 书籍简介

《春秋与汉道》是陈苏镇教授的代表作,深入研究了《春秋》如何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影响了汉帝国的兴衰,并且塑造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模式。通过本书,可以窥见中国政治模式与文化底色的形成过程。

春秋与汉道

〈春秋〉与“汉道” 作者简介

〈春秋〉与“汉道” 阅读收获

《春秋》是著名的儒家经典,它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汉道”就是汉朝的治国之道。《春秋》在汉朝拥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春秋〉与“汉道”》这本书讲的是《春秋》与汉朝政治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解答一个重要的问题:古代中国的儒家和法家,曾经不共戴天,最后是怎样走到一起的?

说起古代中国,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外儒内法”,就是明面上用儒家,暗地里用法家。但是回到秦始皇的时代,儒法两家可是打得你死我活。儒家主张用道德来教化人民,法家主张用法律和刑罚来控制人民,这两者看上去也确实水火不容。怎么到了后来,儒家和法家不但和平共处,还能相互配合呢?今天这本书里就提出,汉代是这一转变完成的关键时期。

《〈春秋〉与“汉道”》是秦汉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苏镇先生。他在书里指出,汉武帝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一度使儒法两家相互接近。但在西汉后期,儒法两家又打了起来,法律儒家化暂时中断,甚至连西汉的灭亡也与此有关。东汉时期,法律儒家化被推向深入,儒法两家也就逐渐合流了。本书将带你回顾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你将读到:

  1. 汉武帝如何在董仲舒的建议下,以《春秋公羊传》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进程?

  2. 《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如何共同引发了西汉末年的“托古改制”?

  3. 光武帝刘秀如何重新推崇《公羊传》,将法律儒家化推向深入?

书籍信息

书名:《〈春秋〉与“汉道”》

作者:陈苏镇

出版社:中华书局

〈春秋〉与“汉道” 思维导图

〈春秋〉与“汉道”

赞(1)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春秋与汉道》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