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成本》

正义的成本 ,本文是正义的成本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一、正义是一种工具性概念,它不是目的本身。人类社会需要靠“正义”来维持运作、创造价值,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正义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二、法律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原则,也就是“社会财富最大化”原则,以及由此推出的“社会成本最小化”原则。三、“生命无价”的立场,看起来是正义的,但是对于解决法律实践中的“定价”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    

正义的成本 书籍简介

这是熊秉元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散文体书写,引用大量法律案例,来为普通读者介绍一个相对冷门的学科——法律经济学,即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法律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正义,但社会的整体资源是有限的,追求正义也不可能不计代价,而是必须考虑成本。特别在现代社会中,正义的内涵需要由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来填充。    

正义的成本

正义的成本 作者简介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在华人经济学界,他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熊秉元被公认为是经济学家中散文写得最好的一位,他的经济学散文著作广受好评,屡次获得台湾地区出版界最重要的奖项“金鼎奖”。    

正义的成本 阅读收获

在我们普通人的思维中,“正义”是一种道德原则,而“成本”是一种经济学概念,这两个词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当它俩被强行摁到一块儿,组成“正义的成本”这个概念时,就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思维冲击。它迫使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社会运用法律手段来实现公平正义时,需要斤斤计较地去考虑成本吗?为了维护正义的尊严,难道不应该是不计代价的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正是“法律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法律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正义,但社会的整体资源是有限的,追求正义也不可能不计代价,而是必须考虑成本。也就是说,正义的内涵,需要由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来填充。这本书引用大量法律案例,来说明为何要在司法实践中引入对“效率”的考量,用“成本—收益”和最大化方法作为基本分析工具。

《正义的成本》的作者熊秉元,是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散文著作广受好评,这本书就是代表作之一,曾获得台湾地区出版界重要奖项“金鼎奖”。

本书将为你详细讲述:

  1. 为什么说正义是一种工具性概念,它不是目的本身?

  2. 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也可以运用到法律当中吗?

  3. 既然生命无价,为什么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的人,坐汽车和飞机赔偿金额不一样?

书籍信息:

书名:《正义的成本》

作者:熊秉元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正义的成本 思维导图

正义的成本

赞(4)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正义的成本》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