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分子》

狂热分子 ,本文是狂热分子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以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群为突破口,深入剖析了深陷群体狂热之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特质,有助于我们了解狂热分子在不同国家以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分别发挥怎样的作用,避免陷入非理性的狂热,为社会复兴铺好路。

狂热分子 书籍简介

《狂热分子》以清教徒革命、法国大革命、纳粹主义、犹太复国运动等为背景,通过对社会底层及边缘群体的观察发现,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出于某些原因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无可救药地失败,因而盲目投身于某种神圣事业,好让个人的责任、恐惧、缺点得到掩埋。

狂热分子

狂热分子 作者简介

埃里克·霍弗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他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他的许多思想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的,因此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1982年,他获得了里根总统颁赠的总统自由奖章,生平著作超过10部,曾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畅销全球半个世纪。

狂热分子 阅读收获

当一个孤单的个体融入群体之中,他的心理和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一个失败者看到周围的人都和自己一样失败时,他还会觉得失意吗?为什么有的人会奋不顾身投身于集体狂热?

过去不少人认为,贫穷或许是导致群众运动的主因,因为只有一个人足够拮据时,才渴望改头换面。但事实上,群众运动的诱因非常复杂,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未必都是赤贫者。一些失意的富人同样可能因为害怕未来,而奋不顾身投身于狂热的群众运动中。

《狂热分子》介绍了美国政治学家埃里克·霍弗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霍弗是一个完全依靠自学成才的传奇人物,他是码头工人出身,但却对哲学研究有着极高热情,生平著作超过了10部,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

这部《狂热分子》是霍弗的代表作品,诞生于1951年。在这部书中,他深入探讨了群众运动的起因和发展机制,对参与群众运动的狂热分子的集体心理,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本书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知名度,被誉为继《乌合之众》后,一部重要的社会群体心理研究作品。

《狂热分子》你将读到:

  1. 催生群众运动狂热的驱动力到底来自哪里?

  2. 哪些人更容易不顾一切投身到群众运动中?

  3. 当失意者投身新事业时,他们是出于信仰还是逃离自我的渴望?

  4. 促成狂热分子团结行动和自我牺牲有哪些方法?

  5. 群众运动中的“言辞人”“狂热者”和“行动人”有怎样的特征?

书籍信息

书名:《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作者:[美]埃里克·霍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梁永安

狂热分子 思维导图

狂热分子

赞(1)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狂热分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