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

万寿寺 ,本文是万寿寺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主角是一个失忆的作家,他阅读以前的手稿时,进入了自己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节度使薛嵩和他心爱的侍女红线,嫉妒红线的老妓女,以及要刺杀薛嵩的节度使田承嗣。这几个人物的命运在迷宫式的结构和岔路一样的情节发展上,不断变换。这本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王小波对于结构的灵活掌控,和非常惊人的想象力。

万寿寺 书籍简介

《万寿寺》的原始故事来自唐代传奇故事。王小波先是根据唐传奇写了一个中篇小说,后来又把这个中篇扩充成这部长篇,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这部小说,使用了迷宫式的结构,情节可以有多个可能、多个发展方向,对读者的智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万寿寺

万寿寺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年生于北京,著名作家。王小波在杂文、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影响深远。除此以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中篇小说《黄金时代》、长篇小说《万寿寺》《红拂夜奔》等。王小波以高级的幽默感、智识上的理性主义和奔放的想象力著称,1997年在北京去世。

万寿寺 阅读收获

《万寿寺》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第二部《青铜时代》中的一篇,原始故事最早来自于唐代传奇《红线传》,王小波在1988年戏写了这个故事。在《万寿寺》里,王小波用了迷宫式的结构,同一个故事可以让你体会到不同的结局,需要读者的参与,也很考验读者的智商。

王小波的这部小说将他的想象力发挥到极点,用于嬉笑怒骂,其中处处笑点,又不缺泪度。这种在明亮而不失阴暗基调下的暖幽默在中国小说中间很少见。

你将读到:

  1. 《万寿寺》的故事最早起源于什么?

  2. 这篇小说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3. 《万寿寺》的行文结构的特别之处在哪?为什么说读这篇小说需要读者的参与?

书籍信息

书名:《青铜时代》

作者: 王小波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万寿寺 思维导图

万寿寺

赞(2)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万寿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