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本文是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面旗帜,小说戏剧化的情节成了很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被改编成大量的艺术作品。然而,流行文化对这本小说存在很大程度的简化和误解。在离奇情节和人物悲剧性遭遇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和美学意义。

巴黎圣母院书籍简介

在《巴黎圣母院》里,雨果通过高度戏剧化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冲突,展现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精髓。小说在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嵌入了虚构的人物和情景,反映了19世纪初期法国的政治现实,以多样的写作手法和炽烈的情感表达记录了巴黎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精神。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作者简介

雨果是法国19世纪的“国民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集大成者,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在文学创作以外,雨果还积极参与法国的政治运动,致力于法国历史建筑的保护,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

巴黎圣母院阅读收获

  1. 在雨果写作《巴黎圣母院》的这段时间里,法国文学和政治经历了什么样的变革?为什么雨果在这部作品之前没有创作出其他影响深远的小说?
  2. 小说前半部分的情节展开为何十分缓慢?雨果想要通过这部小说反映怎样的现实?
  3. 中世纪的巴黎是一幅怎样的图景?雨果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年代作为自己的小说背景?
  4. 这部小说为何对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且一再被改编为各种形式?
  5. 小说再版时为何加入了三章新的内容?这三章对雨果的意义为何如此重要?
  6. 这座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物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雨果为什么会选择圣母院作为自己小说的主题?

巴黎圣母院书籍解读

一本法国经典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无论有没有去过巴黎,除了埃菲尔铁塔,大家基本都听说过的地标建筑就是巴黎圣母院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法国大文豪雨果183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雨果在法国算得上是一个“国民作家”。他是为数不多的在死后享受到国葬待遇的作家,超过200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游行,最后差点演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他也是一个相当有民主精神的作家,一辈子都很积极地参与法国的政治运动。因为反对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他离开法国流亡了差不多二十年。他还一直致力于反对死刑,在十九世纪可以说是很有现代意识了。

现在我们谈起雨果,一般都会先想到他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大多数法国以外的读者都是通过这两本小说认识他的。可是实际上,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之前几乎没有写出什么影响很大的小说作品。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直在写诗歌和戏剧。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一直处于一种动不动就要闹革命的状态。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议会开了好几轮,砍了国王的头,不同的派别接连掌权,互相送对方上断头台。经历了拿破仑和查理十世的短暂统治之后,1830年又爆发了七月革命。在这样的环境以及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双重影响下,法国文学界终于也在英国和德国之后投身于浪漫主义运动了。这是一场席卷一切艺术形式的运动,注重个人主义和炽烈的情感表达。现实生活中秩序的崩塌以及名利至上的价值观唤起了作家们对过往时代,尤其是对中世纪的向往。

19世纪初的法国小说还处于比较贫瘠的状态,大革命过后,浪漫主义的战场是从巴黎的剧院开始的,雨果正是其中的一名主将。不过,直到1830年他的剧本《欧那尼》成功上演,宣告了浪漫主义戏剧对伪古典主义的基本胜利后,他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本小说的合同在身,开始专心写《巴黎圣母院》。整本书的写作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几乎称得上是一气呵成,成就的却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生动地还原了中世纪巴黎的风貌,呈现了一幅从国王到乞丐的法国人民的全景图。

在进入正题以前,雨果写了两篇类似前言的东西,其中第二篇是1832年再版时跟另外三章一起加进去的。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先来看第一篇。1831年的这篇前言非常短,主要解释了作者写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按照雨果的说法,有一次他去爬圣母院钟楼的时候,看到墙上刻了一个希腊词,“命运”。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这个词的感召,用文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它“蕴藏的宿命、悲惨的寓意强烈地打动了作者”。这座钟楼现在还在,游客想爬上去还得交点儿门票钱,但是想要找到这个词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雨果在前言最后说了,不管是刻下这个词的人,还是这个词本身,都已经消失不见了。至于这个词真正的含义,雨果卖了个关子,一直留到1832年的第二篇前言里才解释清楚。这里我们也留个悬念,先来讲讲故事本身。

巴黎圣母院 第一部分

故事开始于1482年1月6日,巴黎的一伙平民在司法宫等待观看庆祝主显节的圣迹剧。所谓圣迹剧,就是说,在这一天,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教会要安排演出一些《圣经》里的宗教故事给老百姓娱乐一下,顺便受点教育,感受神的无处不在。

这部剧的作者是一个名叫格兰古瓦的年轻诗人。他本指望靠演出的成功提升自己的声望,也好领几个赏钱填饱肚子,没想到从开场就不断有意外来打断演出。恰好这一天也是一个传统的娱乐节日“丑人节”,不耐烦的观众转而在舞台对面开始比赛扮丑,最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凭借自己本来的相貌赢得了“丑人王”的头衔。除了长得奇形怪状的脸,他整个人都是畸形的,照书里的说法,“简直是把打碎了的巨人重新胡乱拼凑成堆”。一伙乞丐、仆役、扒手加上学生组成的队伍,扛着卡西莫多往河滩广场游行去了。剩下为数不多的观众则被一个名叫艾丝美拉达的吉卜赛姑娘给吸引走了。

失意的格兰古瓦为了躲避这群人,也跑到了河滩广场,加入了观看艾丝美拉达表演的人群。和卡西莫多极致的丑相反,艾丝美拉达表现出的是极致的美,简直就是“一个超自然的生灵”。所有人都被她的舞蹈以及她牵着的小山羊的技巧表演给吸引住了,只有两个人除外——一个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一个是躲在“老鼠洞”里的“麻袋女”。他们呵斥她,说她在表演妖法。他们打断了艾丝美拉达的歌唱,引发了围观民众的不满。就在这时,扛着卡西莫多的游行队伍也来到了河滩广场。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叫人害怕的“丑人王”居然被副主教狠狠训斥一顿带走了。

人群散去后,格兰古瓦尾随着艾丝美拉达,想要通过她找个睡觉的地方,半道上却遇见弗罗洛副主教指挥卡西莫多要把艾丝美拉达抢走,这时一个名叫孚比斯的御前侍卫队长经过救了她,同时也把卡西莫多抓了起来。副主教趁乱溜走了,格兰古瓦则被乞丐抓进了一个叫“奇迹宫廷”的地方,那里聚集着巴黎的地痞流氓、乞丐盗贼和骗子小偷。乞丐王要吊死他,除非有女人愿意当他的妻子,于是艾丝美拉达挺身而出,声称愿意嫁给他,把他救了下来。

到这里为止,小说已经过去了五分之一,主要人物悉数登场,但除了对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外表的描写,我们对他们的身世都还所知不多。注重情节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已经不耐烦了,觉得雨果一直在东拉西扯,但是细看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一百多页里,雨果花了大量的篇幅描绘中世纪巴黎平民的生活细节。他参考了很多历史著作,甚至还设置了格兰古瓦这个真实的人物带领我们进入这个故事,虽然历史上的格兰古瓦在1482年只有7岁,挑起比丑大赛的主显节和丑人节也从来没有撞在过同一天,但是这种年代错置是雨果为了情节设置的需要而设计的,他是在用自己的小说记录1789年到1830年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而不只是单单在写一部历史小说。

既然讲到历史,我们就来看看雨果当初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巴黎是什么情况。实际上,那时候巴黎人民过得挺惨。因为法国国王被处死,所以欧洲其他君主国家都跟这个新的共和国翻了脸,不同派别之间连续不断的斗争又导致经济状况一塌糊涂,普通人吃饱饭都很成问题。甚至在某些历史学家的描述里,19世纪初的巴黎街道上到处都是尸体和腐肉,要是你踩得用力一点,血都会从铺路石下面渗出来。从拿破仑上台,到1814年反法同盟攻占了巴黎,法国在14年里参与了40场大大小小的战争。可以想见,当时的巴黎贫民要面对的就是各种物质短缺和随时可能遭受的暴力威胁。到了七月革命之前,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金钱至上的处事原则似乎断绝了英雄主义和浪漫想象的可能性,转而沦落到压抑、无聊、斤斤计较的小市民生活中去了。

所以雨果笔下的1482年的巴黎其实就成了1830年现实的一种投射。细心一点的读者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偏偏是1482年,而不是中世纪的其他时段?小说后面也提到了,这是路易十一去世的前一年。这个国王在位期间,大量扩张法国领土,发展经济,奠定了君主专制的基础,强烈地撼动了教会的地位,可以说是见证了王室将要开始兴盛的时代,但是他的统治和现实里刚刚倒台的波旁王朝一样,也即将落幕了。

巴黎圣母院 第二部分

回到小说中,这时候雨果突然笔锋一转,把叙事带回到了十六年前,幼小的卡西莫多被遗弃在圣母院的门前。没有人敢去接近这个长相吓人的孩子,除了年轻的神父弗罗洛。他抱走了卡西莫多,把他放在圣母院里抚养长大。弗罗洛虽然不是我们在谈起《巴黎圣母院》时第一个会想到的角色,但他却是一个很好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灵魂的人物。他从小就被送到神学院念书,一心扑在学习上,对生活没有丝毫实际的理解。十九岁时,他的父母在瘟疫中丧生,只留下一个小弟弟给他,他才开始第一次正视真实的生活。他之所以收养卡西莫多,就是想要为弟弟积点功德。为了这个弟弟,他决心一辈子不结婚,不要孩子,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用来侍奉上帝和钻研真理。结果他在两方面都遭到了挫败——弟弟成了个小混混,他对知识的追求也陷入了死胡同。

渐渐地,他被这种“求而不得”折磨成了一个类似浮士德的人物,为了探索真理,甚至不惜求助于炼金术这类神秘主义的歪门邪道;而且他非常讨厌女人,甚至连公主都不准踏进圣母院。在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弗罗洛的种种感情已经压抑到了快要爆发的地步,而艾丝美拉达就像是点燃他的火种,艾丝美拉达的美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一直在追求的真理都是空洞的,根本毫无意义。他感到命运在无情地折磨他,偏要把一个得不到的女人推到他面前,欲望和自省几乎要让他发疯。也正是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过去古典主义所推崇的完美而坚定的主人公被完全颠覆,变成了一个挣扎的、敏感的,却也更加真实的人。正是他,把卡西莫多带进了圣母院,为这个地方找到了灵魂,带来了一些生气。

在回顾了卡西莫多的身世之后,小说的叙述时间又回到了1482年。卡西莫多因为劫持艾丝美拉达的行为受审,不幸的是,他和法官都是聋子。在一出近似闹剧的审判后,卡西莫多被判接受鞭刑,外加在耻辱柱上示众两小时。在去围观的人当中,有个女人和她的同伴谈起了十五年前在兰斯发生的一件不幸的往事:一个乐师的女儿因为生活所迫当了妓女,她百般珍惜的女儿又被吉普赛人用一个畸形的孩子换走了。

1825年,雨果曾受邀前去参加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礼,在那里听到了不少怪诞的传说,里头有不少类似卡西莫多这样的角色。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里,雨果声称“一切古老的高卢寓言都诞生于此”。还有一种说法是雨果在兰斯的街头看到一名跳舞的吉普赛女郎,成了《巴黎圣母院》里艾丝美拉达的原型。随后我们知道,“老鼠洞”里的“麻袋女”就是故事里那个不幸的女人。正因如此,这个女人对吉普赛人深恶痛绝。

卡西莫多被第二次带往河滩广场,这回留给他的只有厌恶和嘲笑。他向围观的人群讨水喝,唯有艾丝美拉达回应了他的请求。在当时很流行的伤感爱情小说里,他们之间应该要发展出超越世俗的爱情了,但雨果当然不会这么写。拯救过艾丝美拉达的御前侍卫队长弗比斯已经牢牢占据了吉普赛姑娘的心。这个弗比斯队长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虽然出身名门,却只知道酗酒和勾搭女人。在得知艾丝美拉达对他的爱意后,他立刻就决定要勾引她。

约会的晚上,弗比斯喝得酩酊大醉,半路遇上了乔装改扮的弗罗洛副主教。副主教偶然在弟弟和弗比斯的对话中听说了约会的事情,失魂落魄地一路跟踪在弗比斯后面。他不相信艾丝美拉达真的会委身于弗比斯,为了验证这一点,他甚至主动给了弗比斯开房的钱,前提是弗比斯得同意,让副主教躲在一旁偷看他和艾丝美拉达的约会。对于这个颇为变态的要求,弗比斯居然也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于是副主教躲进房间旁边的小黑屋里,看着艾丝美拉达和弗比斯谈情说爱。就在艾丝美拉达要屈从于弗比斯的引诱时,副主教再也忍不下去了,跳出来刺伤了弗比斯。

故事从这里开始进入了高潮,恐怖与希望交替出现,情节的发展令人禁不住屏住呼吸。法庭指控艾丝美拉达刺杀了弗比斯,判决认定她会巫术,将她屈打成招。副主教弗罗洛到监狱里找她,要求她在绞架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还骗她说弗比斯已经死了。艾丝美拉达绝望地拒绝了弗罗洛。正当人们要吊死艾丝美拉达时,她看到了坐在未婚妻家阳台上的弗比斯,然而这个渣男早就把艾丝美拉达给忘了。接着卡西莫多突然现身,把艾丝美拉达救走,安置她躲进圣母院避难。

弗罗洛发现艾丝美拉达还活着以后,更加陷入了疯狂的自我怀疑,索性决定屈服于自己的欲望。一天夜里,他试图闯进艾丝美拉达的房间,却差点被守在门外的卡西莫多杀死。副主教恼羞成怒,决心让谁也得不着她。可是他到底舍不得艾丝美拉达。在他得知国王要把艾丝美拉达从圣母院里抓出去绞死后,还是跑去寻求格兰古瓦和乞丐流氓的帮助,想借助他们的力量救走她。没想到卡西莫多误以为他们是来抓人而不是救人的,独力抵抗着进攻的人群,弗罗洛的弟弟也混在这群人里,被卡西莫多从圣母院里扔下去摔死了。就在卡西莫多快要失守的时候,弗比斯奉国王之命前来镇压暴乱。卡西莫多以为自己又一次拯救了艾丝美拉达,满心欢喜地去她的房间里找她,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原来,就在教堂前方发生激烈冲突时,弗罗洛和格兰古瓦偷偷带走了艾丝美拉达和她的小山羊。他们跳上小船,离开了圣母院。格兰古瓦带着小山羊离开了。副主教把艾丝美拉达带到了河滩广场的绞架前,让她在自己和死亡之间做出选择。艾丝美拉达再次拒绝了副主教,声称自己爱的只有弗比斯。副主教恼羞成怒,愤而把她交给了“麻袋女”。聪明的读者早已猜出两人就是十六年前失散的母女,但这迟来的团聚随即就被弗比斯带领的士兵毁灭了。母亲死了,女儿也被送上了绞架。卡西莫多把看着这一切发生的弗罗洛从钟楼上扔了下去。他流着泪悲叹自己唯一爱过的两个人都死了。当人们来为副主教收尸时,发现卡西莫多已经从圣母院里消失了。两年后,在巴黎城外的一处地窖里,他拥抱着艾丝美拉达的骨架被人发现。当人们试图把遗骸分开时,他们同时化作了灰烬。

如果仅仅从故事主线看,这部小说的人物和情节确实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一代又一代读者在文本中感受善与恶,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深受震撼。从现在的眼光看,《巴黎圣母院》中的人设是非常极端的,是高度戏剧化的,甚至是有那么一点简单粗暴的。无论是艾丝美拉达的美而善,卡西莫多的丑而善,还是弗比斯的美而恶,还是善恶美丑在弗罗洛身上的扭曲和错位,都在文本中达到了极致。再加上雨果激越澎湃、极具穿透力和煽动力的文风,这部小说确实具有令人过目难忘的魅力。

巴黎圣母院 第三部分

但是,《巴黎圣母院》的容量和内涵远不止于此。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头说起。

我们知道,小说第一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1832年再版了一次。这一次,除了第二篇作者手记,雨果还加入了三章新的内容。这三章对雨果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真正想要通过这部小说来表达的东西。那为什么前一版没有收录进去呢?

说起来也蛮好笑的,因为他和出版商闹别扭了。早在1828年11月的时候,雨果就跟当时的出版商签了合同,说好要写一本当时在法国很流行的那种历史小说。原本说好第二年就要交稿,结果因为之前提到过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雨果一心扑在剧本的写作上,《巴黎圣母院》就一直拖稿。最后出版商实在受不了了,规定他在1830年年底一定要交稿,否则就要交一大笔违约金。

到了7月份,雨果实在很缺钱,太太又刚生了第五个小孩,他只好坐下来写小说。刚写了两天,七月革命就爆发了。这本来是个很好的拖稿的理由,但雨果这回还挺靠谱的,一直埋头写到10月份。这时他写得很投入,一盘算发现原来的长度不够他发挥了,于是跑去问出版商,要是我再多写一卷能再拿多少钱。出版商也已经忍无可忍了,一口回绝了这个提议。于是雨果直到1832年换了另一个出版商之后,才重新把这三章加进去。

其中两章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三卷,分别名为“圣母院”和“巴黎鸟瞰”。雨果激情澎湃地描绘了整座建筑和从钟楼上看到的巴黎城市图景,谈到圣母院的各个细节,热情地颂扬她的美,为她在岁月流逝和革命中遭到的破坏叹息。他还批判了一通各个流派的建筑师对圣母院的改造和增建以及所有巴黎建筑蒙受的损失。他要求读者靠想象还原十五世纪的巴黎,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圣母院一样,闪耀着史诗般的光辉,却在接下来每五十年更新一次的城市发展中不断被推倒,一边在兴建,一边就在拆除。雨果甚至痛心疾首地断言,“我们子孙的巴黎将是泥灰的巴黎”。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情况,在各个派别反复革命的过程中,巴黎的市区已经是一片狼藉了。拿破仑上台后,为了彰显自己的新统治,又是一通改建。再加上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不少教堂都被拆除。为了建造新的居住区,又拆了不少历史建筑。对此雨果非常看不惯,立志要保护巴黎所剩不多的历史建筑,在《巴黎圣母院》的两个版本之间,他还写过一篇名为“向破坏者开战”的文章。他在一个保护古迹的政府组织里干了13年。从后来的一些情况和同时代人的评价来看,《巴黎圣母院》的出版确实对后来圣母院的修复和巴黎的建筑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时巴黎和整个法国遭遇强拆或破坏的建筑有很多,雨果为什么会选择圣母院来写这样一个故事呢?这座教堂建于中世纪,前前后后一共造了三百多年,是哥特建筑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它是巴黎名副其实的中心,是巴黎的零点,行政区域由圣母院开始向外划分,距离由它开始计算。它和王室的联系非常紧密,从它建成开始,好几个国王在这里结婚、出征、接受洗礼,就连拿破仑称帝的时候也选择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

小说里,路易十一听说贫民在围攻圣母院后气得暴跳如雷,说他们是在围攻“我们的女主人”,是在“与法国王室为敌”。圣母院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存在。所以艾丝美拉达这个死刑犯在进入圣母院之后,就得到了保护,一般人是不能进去把她抓出来的。国王在下令绞死她后,还要跪下祈求圣母的原谅,发誓下不为例。

巴黎圣母院的建造过程也是十二世纪巴黎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这座城市如何崛起,如何成为经济、文化和国王统辖下的行政中心。正如雨果在这一章里所描述的,这座建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痕迹,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活物”一样的存在。雨果的写作手法都像是从这座建筑身上借鉴来的: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繁简和明暗的对比都是非常强烈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圣母院的外观不断在改变,吸收了各个时间段建筑风格的特色,但它的内心还是古典的;就好像小说在描写人物时大量运用了对比法则,在悲剧的叙事框架里杂糅了历史剧、讽刺喜剧、诗歌等元素,但它的本质还是对“美”的追求。

在第三个新加入的章节里,雨果借副主教弗罗洛的一句话“书将扼杀建筑”又发表了一通议论。在他看来,建筑就是石头的书,在印刷术出现以前,石头建筑就是人类的书面语言,一切人类思想都以此得到表达。但就在十五世纪,印刷术问世了,它是比革命更为激进的变化,改变了人类的表达和思维方式,而建筑艺术也就此衰落下去。

事实上,1789年以前,法国的出版业虽然也很兴盛,但是大革命以后,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众媒介。书店、印刷厂和报纸的数量都在成倍增长。大量的平装书开始在市面上流行起来,人们开始习惯阅读小说。因此,雨果也承认,书籍就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建筑,不同时期的风格和艺术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和圣母院一样伟大的智慧见证。

大家应该还记得雨果在前言中提到的那个词,“命运”。在艾丝美拉达和弗比斯约会的那天,被欲望折磨得濒临崩溃的副主教用一副圆规在圣母院的墙上刻下了这个词。原先我们以为这个词是在预示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无可挽回的悲剧结局,而在理解了这三章的内容以后,我们会发现,它指向的是一种更普世、更宏大的东西,与正义、人情都没有关系,说得玄乎一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这也是雨果的作品能够超越类型小说的范畴,被誉为“伟大”的原因。

大革命过后,由于波旁王朝的倒台和宗教势力的衰微,很多浪漫派的作家不再认为个人命运是由上帝、皇室和宗教势力决定的。相反,他们认为是自然和人类的行为决定了个体命运的走向。但是雨果跟他们不一样,他在很多诗歌里都颂扬“爱”这个概念,认为爱才是人类在这世上的终极命运。对他来说,爱既是人类生命的开端,也是终结。在雨果的写作里,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不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还成为了自由和人性的象征。而巴黎圣母院又是一个超越了时间和所有王权统治的存在,与往昔的光荣、信念和伟大联系在一起。雨果写了很多有关巴黎贫民的文字,记录下市民社会生机蓬勃的一面。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神话”了巴黎的人民,也“神话”了以圣母院为代表的巴黎历史建筑,把两者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我们理解了所有这些背景以后,就会意识到一直以来流行文化对《巴黎圣母院》存在很大程度的简化和误解。小说戏剧化的情节成了很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被改编成一系列影视、动画、音乐剧等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西莫多的敲钟人形象也被固化成了一个标签化的角色。但在这些改编的过程中,尤其是迪士尼的动画片版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故事里“美女与野兽”的情节。《巴黎圣母院》的英文版书名甚至改成了《钟楼怪人》,把雨果真正想要表达的主角“圣母院”给忽略了。

而在真正去读《巴黎圣母院》的读者里,又有很多人会略过那些大段的议论和描写,于是就把雨果简化成了一个注重情节冲突的作家,低估了《巴黎圣母院》深刻的历史积淀和美学意义。总的来说,《巴黎圣母院》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那么简单,它在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嵌入了虚构的人物和情景,预见了巴黎乃至法国的整体命运。读懂《巴黎圣母院》,不仅能够对中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巴黎有所了解,也能更好地理解“巴黎”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精神。

巴黎圣母院 总结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内容里的知识要点:

第一,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的“国民作家”,也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集大成者。《巴黎圣母院》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生动地还原了中世纪巴黎的风貌,以历史小说的形式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的政治现实。

第二,雨果写作这部小说的真正意图是要呼吁对巴黎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巴黎圣母院后来确实受到了比较好的修复,巴黎人也开始关注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

第三,除了戏剧性的情节,雨果还在小说里融入了大量对美学、哲学的议论,在悲剧的叙事框架里杂糅了历史剧、讽刺喜剧、诗歌等元素,还探讨了印刷术取代建筑成为人类思想传承方式的意义。

第四,在雨果的笔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不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还成为了自由和人性的象征。他记录下了市民社会生机蓬勃的一面,“神话”了巴黎的人民和建筑,把两者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赞(5)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巴黎圣母院》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