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 ,一、3-5岁孩子在个体心智上的发展情况什么样;二、系统地还原3-5岁孩子面临的社会关系,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
文章目录
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 关于作者
路易丝·伊曼纽尔,精神分析导向心理治疗师协会会员,现任塔维斯托克诊所儿童与家庭部门儿童心理治疗咨询师。
莱斯利·马罗尼,英国儿童心理治疗师协会成员,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现负责伦敦富勒姆地区小学的儿童心理治疗项目。
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 关于本书
本书是塔维斯托克诊所“了解你的孩子”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展现了一幅3-5岁孩子成长的全景图,帮助你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各方面表现,以及这些表现背后潜藏的心理。
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广行。在2019年春季知识发布会上,我们独家首发了一批电子书。其中有一套非常经典的亲子教育丛书,叫“了解你的孩子”。
今天要给你讲的这本书是这套丛书的第二本,书名是《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这本书展现了一幅3-5岁孩子成长的全景图,帮助你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各方面表现,以及这些表现背后潜藏的心理。
3-5岁的孩子究竟每天都在想什么呢?大体上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不断地在两种状态间切换:一方面,他们渴望能像一两岁时候那样,长时间地呆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回到那个无助而可爱的婴儿状态。另一方面,他们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家庭以外的领域,有一种“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背后是对这个世界满满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小脑瓜里,那千变万化的思想,已经远远比婴儿期要复杂得多。
而此时,大多数年轻的父母们,也就刚刚度过了喂养期的手忙脚乱,孩子脑瓜里的这些小九九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比如,你的孩子每天都在玩游戏,那你知道游戏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有些孩子经常沉醉在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里呢?还有,3-5岁的男孩,为什么也爱玩过家家?以及,就像这本书书名所说的,他们为什么一天到晚地问个不停,以及你可能会在他们那儿遇到哪些让你措手不及、哑口无言的问题?
以上这些,都可以从我们今天的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英国的路易丝· 伊曼纽尔和莱斯利· 马罗尼,他们两位全部来自于著名的塔维斯托克诊所。这家诊所是享誉全球的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两位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见识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对3-5岁孩子的心理有一个通透的总结。所以,这本书不是手把手教你怎么养孩子,也不是要塞给你一套具体的育儿方法,而是要为你剖析3-5岁孩子在各方面成长的点点滴滴,让你能够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有一个细致的理解,帮助你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对本书的解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你分析3-5岁孩子在个体心智上的发展情况,其中有两种学习形式对他们的心智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第二部分,系统地还原 3-5岁孩子面临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心理状态。
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 第一部分
先说第一部分,孩子在个体心智上的发展。3-5岁的孩子在心智上发展得非常快,恨不得每一天都出现一些新鲜的变化,让父母感到特别惊讶。在这个过程中,玩游戏和问问题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分别来说说。
先说玩游戏。玩游戏是孩子的本能。3-5岁孩子可选择的游戏类型已经非常广,有益智类的,比如棋牌、积木;还有能锻炼身体的,比如球类运动。很多父母也知道孩子应该玩游戏,但是除了益智,除了锻炼身体之外,游戏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这本书认为,游戏至少有三个重要的作用,可能是你以前没怎么想过的。
第一个作用是,游戏是孩子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孩子经常会把某种情绪寄托在游戏过程中,玩游戏成为了孩子情绪释放的一个出口。这本书中讲了一个案例,主人公是3岁的小男孩查理。有那么一天,查理正在和朋友在院子里玩。他6岁的哥哥突然冲过来,强行把他们推倒,把这两个小伙伴儿埋在落叶堆里,然后大笑着离开了。这时候有意思的事发生了。查理起来之后,招呼朋友开始玩一个幻想的历险游戏。他们假装坐在一艘船上,自己拿着把破扫帚当船桨,船的四周有一群危险的鲨鱼。这个游戏对于查理来说是如此真实,一直到他妈妈来了,他才敢从“船”上下来,因为他觉得那群鲨鱼一直在追杀他们。为什么查理会在这个游戏中玩得这么投入呢?作者认为,查理设计这个游戏的动力,来源于哥哥对他施加了小小的暴力行为。查理对此感到非常生气,因此心中产生了一种搏斗的冲动。然而哥哥已经跑掉了,即便不跑估计也惹不起。于是查理联想到了某个动画片的情节,把他的愤怒情绪通过海上历险记的形式释放了出来。
另一个案例是一个女孩,叫苏西。她这几天刚开始上幼儿园,每天都要坚持穿上芭比娃娃的服装。而且老师喊她的名字,她会立刻表示抗议:“我不叫苏西,我叫芭比。”老师感到有点难办,到底是强迫她接受自己就是苏西的现实,还是妥协地用芭比来称呼她呢?后来,老师跟苏西达成了共识——她可以在早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玩扮演芭比的游戏,老师也会配合她,而过了这个时间段,她就要变回去,重新成为苏西。那么苏西为什么要坚持玩这个芭比游戏呢?原因是,内向的苏西小朋友在幼儿园这个新环境,初来乍到,难免有点紧张。而芭比娃娃呢,是她每天在家里都会玩的东西,这个游戏很好地充当了她和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让她感到安心。事实上,等苏西度过了最初几天的适应期,她就主动放弃了芭比游戏,因为她的紧张情绪已经得到了消解,不需要再把自己包裹在芭比的伪装里了。你说查理和苏西他们自己明白为什么要玩这两样游戏吗?很可能不明白。但这个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把游戏设计出来,而且还成功地应对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就是游戏的魅力。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还有第二个作用——寻求掌控感。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返老还童,重新变成一个孩子,你是个什么感觉?你肯定需要人照顾,对吧?有人照顾,当然是好事,但所有的东西都要依赖其他人提供,做任何事都要经过父母的允许,可以说是处处受到限制,这种滋味是不是也不太好受呢?所以,孩子虽然小,人家也是需要寻求一些自我认同的。但现实条件又不允许,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呢?相信你也猜到了,那就玩个游戏。在游戏的世界里,孩子不仅有能力照顾自己,还可以去照顾别人。游戏风格写实一点的,过家家,他们找一个需要照顾的宝宝,自己充当爸爸妈妈,那既需要准备晚餐、买东西,又需要上班挣钱。于是他们从现实中的索取者,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奉献者,这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那游戏风格奔放一点的呢?他们会让自己拥有一根魔法棒,可以轻松变出食物填饱肚子,可以发起攻击打败坏蛋,哪怕受了伤,挥舞一下魔法棒,好了。这种感觉现实生活给得了吗?书里还举了个例子,有个叫安东尼的小男孩跟着妈妈观看一场 大型烟火表演。安东尼发现,好玩的机会来啦!他一边看烟火在空中啪啪地绽放,一边用两个小手指指点点,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自言自语。他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指挥家,眼前这些灿烂的烟火都是他创造出来的,周围的大几百号人全神贯注欣赏的不是别的,正是他的杰出作品。那在这个过程里,他就获得了足够的掌控感,充分地建立了自我认同。
游戏还有第三个作用——强化性别认知。我们都有这么个共识,男孩和女孩喜欢的玩具不一样。男孩可能会更喜欢刀剑、枪械、汽车模型什么的,对公仔啊、娃娃啊,往往没什么太大感觉。大多数女孩呢,会跟他们正好相反。孩子们通过玩这些游戏,实际上是在强化他们的性别角色。幼儿园里边有时会见到类似的情形:老师引导一群孩子用塑料做的食物模型,来玩商店买卖的游戏。刚开始呢,男孩、女孩都参与进来了。你当客人,我当店员,忙个不亦乐乎。慢慢地,男孩们就开始觉得无聊了。有个小男孩灵光一闪,拿起一个塑料香蕉当成手枪,指着另外一个男孩发出“biubiu”射击的声音。你可以想象那个情景,一下子所有的小男孩都坐不住了,随手抓一个物件,然后开始互相地射击。女孩呢,基本不为所动,继续玩她们的购物游戏。
有时候家长会觉得过于强烈的性别认同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比如有的女孩穿衣服就穿粉色,画画就画公主。家长就说,闺女你可以穿点别的颜色,画点别的东西。我们有那么多选择,别只盯着这一样。孩子往往一脸的不乐意。另外有些情况,有的孩子会跨越性别,给自己来点不一样的体验。比如,男孩会找个隐蔽的地方玩过家家,抱布娃娃,尝试理解当妈妈是什么感觉,或者是哈哈大笑地穿上妈妈的高跟鞋走来走去。看得多了,家长也有点担心,会不会孩子的性别认同会出现问题?
你看,这就是做家长的瞎纠结。心理学认为,每个人既有男性化的一面,又有女性化的一面。孩子们喜欢在某个阶段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不同的性别角色,这都是在正常范畴内的。而且往往家长越反对,孩子就越坚持。别担心,顺其自然就好了。
所以你看,游戏就是可以这样,从多个角度拓展孩子的认知。此外,3-5岁孩子还有个特点是,特别喜欢问问题。他们就跟雷达一样,仔细地从大人的每句话中找出疑问点,或者是观察身边的事物,一旦发现什么不明白的,就会迫不及待地问为什么。他们想知道,这样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那样东西又是拿来干什么的。他们想了解,恐龙和房子哪个大,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还有,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很感兴趣,掉第一颗乳牙的时候,孩子会兴致盎然地把那颗牙齿翻来覆去地研究半天。连带着的,他们还会对屎尿屁这些身体制造出来的废弃物也兴趣十足,经常让父母哭笑不得。
跟他们更小的时候不同,这个阶段的孩子逻辑推理能力已经开始萌芽了。像牙仙子、圣诞老人这些他们过去深信不疑的故事,现在他们有时候会表现出半信半疑的态度。书里有个例子说,一个3岁的女孩萝丝向父母仔仔细细地询问圣诞老人的情况,问父母圣诞老人到底是怎么从烟囱里爬下来的,还有咱家房子又没烟囱,那他打算怎么进来呢?等等等等。父母一看这下圆不过去了,干脆告诉她世界上并没有圣诞老人。萝丝听了之后很平静,一点没有吃惊的样子,她唯一关心的是:“那我的圣诞礼物怎么办?”
上边这些问题,都算是比较好回答的,当父母可没这么容易。有好多现象,成年人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去想个为什么,但孩子会问,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做不到,一下就说出个所以然。
这类问题是父母可能真不懂。还有些情况,是虽然懂,但是不太愿意回答。什么问题呢?主要是关于生和死的问题。几乎每个孩子在3-5岁的时候都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通常的回答是,从山沟里捡来的呀,从白菜地里冒出来的呀,要不就是充话费送的啊。什么说法都有,但就是不实话实说。其实啊,放松点,孩子只需要得到一个他能理解的答案就可以了。比如,你们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孕妇,你就可以抓住机会告诉他:“看到那位阿姨了吗?阿姨现在怀孕了,肚子里藏了一个小宝宝。这个小宝宝,住在阿姨身体里边一个叫子宫的地方,正在慢慢地成长。等长大了点,大夫会帮阿姨把宝宝给取出来。你以前呀,也是这么来的。”这不比山沟和白菜地强多了吗?
这是生的问题,死的问题可能更棘手。关于死亡,孩子的问题通常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他会问你,为什么动物和植物会死。接下来他会问:那人呢,人会不会死?啊,原来人也会死!那爸爸妈妈呢,你们有一天也会死吗?死亡的话题,总是显得很沉重和残酷,我们平常能不想就不想,但是孩子提出来怎么办?最好的方式,是你带他读一些死亡教育主题的绘本。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推荐两本绘本,一本名叫《一片叶子落下来》,还有一本叫《当鸭子遇见死神》。借助绘本中那温馨的故事和画面,你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孩子的恐惧,同时也回答了他们心中的疑问,比一味地逃避这个话题,还是要好得多。
总之呢,不管你想不想答,这些问题孩子迟早都会提出来的。作为父母,你要秉持的一个态度是什么呢?在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保护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你要让孩子知道他的问题很有价值,即便你现在无法给出一个高质量的回答,但你会想方设法,通过上网搜索、翻书,或者借助绘本这样的工具,来尽量满足他。
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 第二部分
我们刚才分析了孩子在个体心智上的发展情况。游戏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寻求掌控感,强化性别认知。提问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拓展他们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把3-5岁孩子的社会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和父母的关系,第二层是跟兄弟姐妹的关系,第三层是跟其他人的关系。
孩子最核心的一层关系,那当然是和父母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孩子和父母相处时,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
有一个点很有意思,3岁以后的孩子可能会嫉妒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因为他现在已经发现了,父母之间的这层关系是如此不同,以至于连他都是被排除在外的。一个明显的嫉妒的表现是,如果父母紧挨着坐在沙发上,孩子会很热衷于当那个插足的第三者,爬过来硬挤到两个人中间。还有,估计绝大多数家长都听到过孩子发表爱的宣言:“等我长大了要娶妈妈”,或者是“等我长大了要嫁给爸爸”。不要被他们的这种情结吓到,孩子只是因为你们亲密的夫妻关系感到有点受伤,想把这种受伤的情绪传递出去。这就好像是在说:“让你也尝尝被排挤的滋味吧!”这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办呢?书里建议说,父母最好用适当的方式秀一下恩爱,展示你们夫妻关系的不可替代,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清楚的界限。
举个书里的例子,一个4岁的女孩艾米莉,今天特别开心。因为妈妈外出了,老爸一个人在家陪她。她表现得比平时要更加活跃,给爸爸表演舞蹈,一会儿来个倒立,一会儿又来个劈叉。爸爸看得很开心,热情地称赞她,并且建议她等妈妈回来之后,再给爸爸妈妈一起表演一次。这个可能在爸爸看来很普通的建议就提醒了艾米莉,她潜意识里那个摆脱妈妈、独自占有爸爸的幻想,是永远不会成真的。
除了恋父和恋母情结,理解父母和孩子这个三角关系还有一个角度,是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些家庭里,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会有一个专门唱红脸,另一个负责唱白脸。看起来分工很明确,但这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书里的一个案例。有个3岁的小男孩叫安德鲁,爸爸对他的期望值很高,要求特别严格。因此一旦爸爸说话的嗓门稍微高一点,安德鲁就赶紧把手里的动作停下来。而他的妈妈从来不会在他做事情的时候打断他,经常任由安德鲁把家里翻个底朝天。还有,这个男孩的爸爸给他设定了固定的活动规律,要定时用餐、按时上床,不然就会受惩罚。妈妈的态度又不一样,她认为对于安德鲁这么小的孩子,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死板了。你看,他们俩就是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关键是有时候爸爸在,有时候妈妈在,安德鲁的表现会完全不同。撒欢的时候,爸爸过来了,心里咯噔一下。过一会儿换成了妈妈,好,松一口气,赶紧耍起来。换句话说,他不得不来回地调试心理状态,来适应父母不同的要求。
你看,这种分裂的教养方式会彻底搞乱孩子的节奏。这本书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情况是,父母两个人都可以兼唱红脸和白脸。也就是说,父母中的每个人都是既可以做到严格地管教,也能够做到温暖地安抚。这样在孩子看来,父母给自己划定的行为边界始终是稳定的、一致的,那么他做起事情就会安心得多。
这是第一层,孩子和父母之间。那第二层呢?第二层是,如果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的话,那么孩子还需要在家中面对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弟弟妹妹,那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四五岁的孩子可能会比两三岁的孩子适应得好一些,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看到妈妈在全心全意地关注那个新生儿,都会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这时候他们经常会希望自己能回到小时候,回到父母的怀抱里。
这是老二刚生下来那会儿。等到长大点,两个孩子之间会发生很多争执。遇到这种情况,父母通常会训斥老大比较多,说:“他小,你做哥哥的不能多让着点啊!?”这个做法很常见,但特别不妥当。孩子们其实是非常敏感的。以后那个小点的孩子会故意激怒另一个,反正父母来了挨骂的是你,对吧?而那个大的呢,也越来越讨厌小的。所以,不要总是假设大孩子一定是那个做错事的人,也不要过分地要求他有做哥哥做姐姐的所谓“责任感”。大孩子一般会觉得,弟弟妹妹得到的关心比自己的要多,你再把责任都加在他身上,那只能扩大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
相对来说,可能当弟弟妹妹会容易一些。反正一出生,老大就已经存在了,他就不需要经历这么大幅度的调整和适应。虽然老二也会有困扰——在最初的几年中,他干什么事似乎都有一个人比他干得更好。不过整体而言,哥哥姐姐给他带来的好处还是很多的,能让他在语言上发展得更快,教他玩各种玩具和游戏。还有一些时候,兄弟姐妹会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父母。
兄弟姐妹之间就是这种友谊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可能有很多父母想过,要是两个孩子从来不打架该多好,每天其乐融融的,少操很多心。但是你要知道,友谊与竞争并存才是人之常情。家庭给了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早点学习竞争,学习处理冲突,这对于孩子顺利发展第三层关系是有好处的。
孩子社会关系的第三层主要发生在幼儿园。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事件,这代表着他们开始正式地探索家庭以外的广阔世界。幼儿园就是他们迈向这个广阔世界的第一站。
幼儿园的孩子面对的一个挑战是老师精力有限,关注不过来。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但老师通常只有那么一两个。这跟在家里几个大人轮番伺候的待遇,那差得太远了。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特别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是孩子需要学会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孩子是需要老师来引导一下的。这本书中有个案例,一个叫阿萨夫的男孩在吃午饭的时候,把沙拉故意倒在了另外一个小朋友的头上,并且拒绝道歉。后来老师找他谈话,说你为什么把沙拉倒在人家头上?阿萨夫说我当时很生气。老师再问,你生气是因为那个小朋友抢了你的胡萝卜吗?阿萨夫说不是,惹我生气的是你。老师很惊讶,说我是什么时候惹你生气的。阿萨夫回答说,因为你发给了我一坨白色的大便——他把酸奶叫作白色的大便。老师问他,难道你不喜欢吃酸奶?阿萨夫说,我讨厌把它和水果掺在一起,我只想吃水果。老师说,好吧,那你现在还生我的气吗?阿萨夫说,我想让你抱抱我。你看,阿萨夫这样的孩子不是不会表达,但他需要有一个引导的过程。当孩子们能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他们的社会能力会前进一大步。
结交新朋友是另外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有趣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表现出“人以类聚”的倾向。所以,胆小害羞的孩子会扎堆聚在一起;而那些喜欢闹腾、喜欢违反老师规定的孩子凑成一拨,成为好朋友。在这个集体中,会有一些孩子成为发号施令的领导,有一些孩子会受到普遍的欢迎,也会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还有些孩子会在融入集体时遇到困难。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社交状态,父母一定要保持和老师的密切联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好,这是第二部分,我们介绍了3-5岁孩子在社会关系中的心理状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临着三层关系,第一层是和父母的关系,他们会出现恋父或者恋母情结,需要父母帮助建立界限。第二层是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友谊和竞争并存,父母不需要强行干涉,让他们自己学会处理冲突。第三层是跟其他人的关系,孩子开始探索世界,结交新朋友,可能需要成年人的一些耐心的引导。
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 总结
总结一下本书的内容,3-5岁孩子在个体心智和社会关系这两方面快速地发展。
个体心智这方面: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是因为游戏带有表达情绪、寻求掌控感和强化性别认知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孩子喜欢凡事问个为什么,这会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时,极大地提升孩子对人生、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社会关系这方面:孩子对父母存在恋父或者恋母情结,渴望一致的管教方式。在兄弟姐妹之间,第一个孩子需要适应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兄弟姐妹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等上了幼儿园,孩子需要学会用语言表达想法和需求,结交新朋友,融入集体生活。
最后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父母和3-5岁孩子之间很可能正处于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期。3岁之前,父母在喂养上要耗费特别大的精力;从6岁起,你要为他们的学习劳心劳力,面对给孩子辅导做作业的噩梦;再之后,他们步入青春期,会加速地逃离你的视线。我儿子3-5岁的阶段才过去没多久,这本书经常让我有一种看电影回放的感觉,包括他饶有兴致玩过家家的情景,以及曾经在社交上遇到过的挑战,当中不乏让我热泪盈眶的片段。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重新认识孩子,陪伴他过好这段黄金时期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