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传,积极布局,死磕未来。2011年,任正非开始调整华为的战略,他开始致力于从电信为主的设备制造商,转型为全能的IT供应商。 任正非传读后感和任正非传读书笔记总结如下。
- 《任正非传》:前半生惨到极点!
- 《任正非传》:伟大的华为!从卖减肥药起步
- 《任正非传》:苦战义乌!以情动人
- 《任正非传》:华为的自我革命!向管理要效益
- 《任正非传》:外御强敌!内战群狼
- 《任正非传》:南征香港!北进俄罗斯
- 《任正非传》:逆袭欧洲!反攻美国
- 《任正非传》: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 《任正非传》:世纪之讼 步履艰难
- 《任正非传》:华为的虚拟股改革
- 《任正非传》:人才战略,鲶鱼效应
- 《任正非传》:积极布局,死磕未来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任正非传,昨天我们讲到了华为新的征程,任正非87年创业,2009年就把华为带入了世界500强,华为销售额当年达到了281亿美元,而到了今年2018年华为的销售额更是破了6000亿人民币,相当于880亿美元,已经排入了世界公司100强。面对这些成绩,任正非依然很清醒,在09年之前,华为基本都是通过通信设备创造收益,但是这条路已经越来越不好走,身边的对手也好,战友也罢,一个一个的倒下去,这其实已经说明了,电信设备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窄了。于是2011年,任正非开始调整华为的战略,他开始致力于从电信为主的设备制造商,转型为全能的IT供应商,也在这一年华为励志用10年时间,营收破1000亿,与思科,惠普,IBM并驾齐驱,现在8年过去了,华为这个任务基本完成。
在2011年,华为按照客户群体,划分了三大事业部,分别是运营商,企业网,还有终端部门。其中企业网是他的核心业务。在这里竞争对手也很强大,比如惠普,戴尔,IBM都占有存储和服务器优势,而华为的专长在数据通信技术,但是这个领域的对手更强大,全球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跟思科在企业网上有密切的合作。一开始在华为内部也是有争论的,对于这样一个虎豹成群的市场,华为能不能生存,是个很大的问题。但任正非想试试看。
华为一进入企业网市场,思科就开始坐立不安,甚至请出了对华为作战经验丰富的,已退休的前CEO钱伯斯同志再度出山挂帅。目的就是继续阻挡华为的步伐。但如今的华为比几年前又强大了不少,所以思科也没有轻举妄动。眼看华为一点点瓜分自己的市场份额。根据2018年最新的数据,华为目前已经是企业网领域的5大公司之一。拥有超过5%的市场份额。当然这个行业的绝对王者依旧是思科,不过他的市场份额已经从8年前的80%,下降到了43%。
2011年华为还大量扩招人才,进入了云计算领域,任正非信心满满,说华为要在云平台上,赶超思科甚至谷歌,为了这个梦想他不惜一掷千金,他还借电影2012来表示,虽然不会有世界末日,但是信息大爆炸已经出现了,如何在信息洪水中保存自己,就必须要有华为自己的诺亚方舟。于是这一年7月,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建立。这个实验室主要就是为了华为的云计算服务的。任正非在那一时间,对于云计算的重视,超过了任何一个产品线。在他眼中云计算前途无量。好事多磨,最新数据现实,华为云的服务从2016年底的10大类45个增加到14大类99个,华为云伙伴总数超过2000家、华为云业务实现3倍增长以上。成为增长最快的云服务。2017年,华为云销售收入达到5亿美元。但是这显然与任正非挑战谷歌的梦想相去甚远,目前华为的战略进行了修改,要在3年之内先超过阿里云。这似乎都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目标,因为华为云和阿里云之间,还隔着金山云,腾讯云还有电信云,他只有先打败这三家,才有资格挑战阿里。而打赢了阿里才有可能去挑战谷歌。所以尽管任正非非常看好云计算,甚至把他比作华为的永动机,但是显然进展的并不顺利,甚至是困难重重,相比于竞争对手反而落后了不少。
大家更了解的,其实是华为的手机战略,目前华为手机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端人士的标配,也正是从手机开始,中国的消费者开始直接接触华为的产品,并对华为品质有了切身感受。不过这也惹来了不少麻烦,华为目前已经成了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在华为前面的只有两家,一个是苹果,一个是三星,而任正非的规划是四五年,核心竞争力赶超三星。于是任正非竟然选择跟苹果合作,2015年华为和苹果深度合作,向苹果开放专利769件,得到苹果的专利98件,华为得到了不少于1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得益于此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地位也有明显提高。有人粗略统计,2015年之前,华为在美国的专利授权就已经超过了5000件。
这让三星已经如坐针毡。同样作为专利大户,三星在2015年获得的专利数量高达7500件,居全球首位,远超华为。任正非已经看出情况对自己不利,双方爆发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2016年5月,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和深圳中院都收到了华为的诉讼申请,起诉三星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要知道当年三星的名声已经臭了,因为苹果也在告他,说他的Galaxy系列手机,抄袭了iPhone,不过最后这个事并没有如愿,在中国华为赢了官司,但在美国被驳回了。但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双方就会没完没了。现在看起码中国市场,华为是完胜,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凭借着2350万台的出货量,不仅坐稳第一的宝座,华为和荣耀两大品牌,市场份额加起来过了30%,而相反三星在中国的销量只有30万台。市场份额已经不足1%,连魅族都不如。
最后,这本书讲了讲任正非的性格,事业上张扬,但做人非常低调,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即使被记者堵在电梯里,他也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让助手解围。所以我们几乎很难看到关于任正非的内容。相反一些明明企业做的不怎么样的企业家,倒成了网红企业家。
在任正非的思维逻辑中,他只有功夫见客户,其他人一律不见,有一次摩根斯坦利的投行团队造访深圳华为,任正非都避而不见,这让大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琦很不满,跟华为负责接待的费敏说,你们拒绝了一个3万亿美元的团队。任正非知道后感觉好笑,他又不是客户,我为什么要见他。他带来的机构投资者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找他投资,我要找的是买我设备的人。
任正非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一改高冷,他往往主动上前,递上自己的名片,告诉对方我是华为的,我姓任。跟普通的华为销售没什么区别。只有当客户看到他的名字的时候,往往才会大吃一惊。
任正非就是这么一个拧巴人,大大咧咧永远不修边幅,感觉就是个和蔼的邻家老人,但他带的企业却相当强悍,敢于向世界上任何豪强宣战。华为这三十年,就是大杀四方的30年,也是击败了无数的对手,踩着死人堆上位的30年。任正非带出的华为管理体系严密,堪称现代企业管理的典范。但他这个人却经常暴跳如雷,动不动就对底下的副总裁们发火。他对华为很讲感情,但对于功臣却比较冷酷,不会让任何人躺在功劳簿上舒服度日。弄得华为的员工对他是又爱又怕。
他的特长就是西学东渐,经常把西方的那套管理体系,拿来改造成适合中国人的东西,他讲话也很接地气,经常就是种菜论,战争论。
对于家庭任正非总觉得亏欠太多,他父母为他苦了一辈子,却没有想到任何福,父亲因为省钱,1995年买到了假饮料,结果喝完后腹泻不止,最终全身功能衰竭而亡,而母亲则在2001年出了车祸,去世前竟然还给任正非攒出了几万块钱,希望随时能够帮助到任正非的生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家庭遭遇,所以任正非后来就把任平和孟晚舟带在身边。很有可能未来还会让他们在华为接班。
任正非一辈子有三段婚姻,孟军那一段我们讲过,为他生下了任平和孟晚舟,但也在他负债200万最困难的时候,二人离婚。第二任妻子叫做姚凌,是任正非的助理,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也随了妈妈的姓,叫做姚安娜,98年才出生,那时任正非已经54岁,后来姚安娜就读于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统计专业,之后毕业也一直在哈佛工作。网上有对他的专访。感觉是个喜欢艺术的女孩。谈到的不是芭蕾就是舞会。后来这段婚姻还是破裂了,第三任妻子叫做苏薇,也是任正非的助理,是个80后,比他女儿孟晚舟还小。据说目前任正非的起居,都有苏薇照顾。
这就是任正非传的全部内容,虽然叫任正非传,但是写的还是华为的历程,背负巨额债务,从6人小公司起家,做到今天近千亿美元销售额,华为在30年中,创造了奇迹。如今华为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这样的企业,也确实值得被人骄傲。目前仅有华为和高通两家握有5G标准,这就注定了,未来华为的路将更加广阔,前景也更加光明。在5G时代,华为也许还会再有飞跃。我们也乐于见到华为,真的成为苹果,微软那样,全球数一数二的伟大公司。祝华为好运。也希望任正非老爷子能继续给我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