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 ,本文是解读中国经济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中国在1978年前实施赶超战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但也使人民长期挣扎在温饱边缘,促使邓小平反思并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判断,推动了改革开放。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不被西方经济学家看好,但符合自身的资源结构和比较优势,实现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虽然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仍存在多项有利条件,把握好这些条件,中国经济至少还有高速增长到2030年的潜力。
解读中国经济 书籍简介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全面复盘。他曾在北大开设了一门广受好评的课程,叫做中国经济专题,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从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经济成就,讲到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的“李约瑟之谜”,再到近代的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赶超策略,最后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改革前景的预测。林毅夫去世界银行担任副行长时,将这门课的内容整理出书。在2014年再版此书时,增补了数据,并命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简介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曾在世界银行任职,是世行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西方经济学素养,论文引用率在华人经济学家中名列前茅。同时,他长期研究中国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有着独到的见解,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认为是最有资格解读中国奇迹的人。
解读中国经济 阅读收获
中国的经济奇迹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此之前,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将卫星和原子弹送上了天,但人民生活却长期处在贫困状态。对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中国改革后的经济腾飞,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奇迹。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却不被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看好,他们普遍认为俄罗斯、东欧国家的全面市场化改革才是正确方向,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国家的经济因为改革陷入了长期停滞。中国做对了什么?西方学者错在哪里?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现实,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到底如何?中国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吗?
《解读中国经济》的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他具有深厚的西方经济学素养,论文引用率在华人经济学家中名列前茅。同时,他还长期研究中国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有着独到见解,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认为是最有资格解读中国奇迹的人。本书在出版后,更是受到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推荐。
来看看林毅夫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
你将读到:
- 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前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
什么是休克疗法?为什么休克疗法失败了?
-
林毅夫是怎么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奇迹的?
-
为什么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仍然有着高速增长的潜力?
书籍信息
书名:《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