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金融属于极端斯坦!所以别太把预测当回事

黑天鹅,金融属于极端斯坦!所以别太把预测当回事。 而你越是不断的获取第一手信息,那么你接受到的错误就越多,受到的扰动就越多。自然判断也就更离谱。 黑天鹅读后感黑天鹅读书笔记 总结如下。

  1. 《黑天鹅》突如其来的股灾!犹如死神降临
  2. 《黑天鹅》极端斯坦和平均斯坦
  3. 《黑天鹅》叙述谬误欺骗了你
  4. 《黑天鹅》被忽视掉的沉默的证据
  5. 《黑天鹅》为什么赌博一开始的运气会很好?
  6. 《黑天鹅》金融属于极端斯坦!所以别太把预测当回事
  7. 《黑天鹅》计划赶不上变化!预测也要时刻调整
  8. 《黑天鹅》把握黑天鹅机会!才能实现跳跃发展
  9. 《黑天鹅》高斯模型和正态分布

黑天鹅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黑天鹅,昨天说到了预测偏差,每个人都是自信过度的,我们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其实他发生的概率要大的多,但是有些人专门吃的就是预测这碗饭,比如分析师,他们会对经济走势做出预测,也会对股市行情,还有公司业绩做预测。那么这种专业从事预测的人,成绩是否会好一些呢?然而并没有,有实验表明,每小时收听广播新闻去接受信息, 要比阅读周刊糟糕的多,因为较长时间的间隔,能够过滤掉一些信息。而你越是不断的获取第一手信息,那么你接受到的错误就越多,受到的扰动就越多。自然判断也就更离谱。

有人说不对啊,专家知道的肯定比我们多,那么他们应该知道一些事物的发展方向,这话是没错的,在大部分的行业里,专家对于知识的了解肯定更多,但他对于概率处于无知状态,我们不用质疑专家判断的过程,只需要质疑他的自信就可以了。而对于有些特殊的行业,可能你懂得比专家还多。

举个例子,你愿意让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给你做手术,还是让一个医学内参的评论员给你做手术?这似乎显而易见,但是如果稍微换一下,你愿意听一个投资人的投资建议,还是愿意听一个经济学教授的建议。尽管这个投资人,只是这个教授的一个学生?这时候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楚了,他们更多会迷信权威。所以什么是真正的专家,就是那些有专业技能的,比如宇航员,飞行员,象棋大师,会计师。而不是专家的专家,就比如心理医生,券商分析师,企业顾问,经济学家,教授,政治评论员等等。判别的标准很简单,因为变化而需要知识的事物,通常是没有专家的。而对于不变的事物,才有专家。或者说研究过去和现在的事物的,是有专家的,研究未来变化的是不会有专家的。

作者原来做交易的时候,每天也有很多的数字要处理,但是他实在搞不懂这些数字到底有何意义,最后他只用这个东西来观察情绪,看那些经济学家们到底怎么表演,他不是为了听他们的预测,而是为了观察他们预测背后的心里变化。至于预测本身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根本就是不靠谱,有些机构给出的明年经济展望,更是错的离谱,连出租司机都不如。

金融市场本身就是极端斯坦,而不是平均斯坦,所以根本就不可预测,退一万步讲,即使你预测对了大部分,但那一小部分错误,也足以要了你的命,而且错误是会累积的,别忘了长期资本的教训,一个小概率发生,你就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了。作者专门跟踪了一些证券分析师,发现他们的预测错误率确实大的惊人,但有意思的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自信。他们掌握了很多的数据,但是这并没有特别多的帮助,另外,分析师还有一个明显的预测结群现象。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分析了27000份政治经济领域的预测,涉及300多名专家,结果显示专家预测错误率比估计的还高,拥有什么学历,对于结果没有任何区别,但这个实验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名望竟然是消极的,也就是越有名望的专家,他们的预测结果就越糟糕。其实并非他们水平不行,而是他们在他们的逻辑之外发生了新的东西,所以自然结果出现了偏差。所有专家们也会这么解释,只是因为有些东西没想到而已。但世界本身就是快速变化的,你想不到的东西其实反而是常态,这其实是个不错的生意,预测对了就是我能掐会算,如果预测错了,就怪形式超出了常规。看到作者这么说,其实老齐也是这么想的,这确实是个投机取巧的好方法,预测本身其实就是瞎猜,有太多的东西你不知道或者根本主动权就在别人手里,就好比桌子上有三瓶水,你猜我喝哪瓶,我可以让你永远都猜不对,这就是你的预测本身就对结果产生了影响。别以为这是笑话,比如很多经济学家都预测通胀发生,于是美联储提前加息,那么通胀也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所以不会发生。去年很多人看多股市,一只基金一天募集达到300亿,证监会一看市场太热了,于是果断让国家队基金撤出来了,结果就是股市从此开始一下跌。所以预测很可能成为事情发生的一个变量。他不可能准确。老齐总说,我们可以经常预测,因为预测没什么成本,也可以锻炼你的判断力,但是千万不能以预测为你操作的依据,那样损失可就大了。

其实生活中这种预测也经常发生,比如你买房,就是希望生活能够稳定在一个地方,但是这种预测通常是很错误的,生活本就是漂泊不定,不确定性极高,很多人买了房子才住了几年就要被迫搬家,房产交易的成本极高,所以发财的都是房产中介,但好在中国的房价一直在涨,所以这个弊端还显现不出来。再过几十年,可能很多人会深受其苦。

预测这个事,是会受到锚定效应影响的,也就是你给他抛下一个锚,他就会在这个周围思考,比如你要把房子卖到300万,那么买家还价可能就是250万,但如果你说100万,买家可能也会还价80万,所以议价的过程取决于初始报价。预测也一样,你去预测未来,必定以现实为锚,思考未来。比如茅台,去年业绩增长了60%,于是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一直这么增长下去,但没想到在2018年3季度,发现增长几乎停滞了,这种增长的预测被打破了。

预测中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考虑错误率,第一种谬误,就是可变性问题,太看重预测本身,而不关心他的准确性,但如果是个计划,那么预测的准确性要比预测本身重要的多。比如很多券商在2017年认为,2018年的股市很可能上4000点,但他并没有告诉你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第二种谬误在于,没有考虑随着预测期限的加长,预测效力会降低,我们总是忽略近期和远期的差别,简单来说,预测眼前的事跟容易,而预测10年以后的事,基本做不到。所以那种什么未来20年大趋势,这些书根本不用看,基本都是胡说八道。就像1998年,你一定想不到今天的生活一样。有人说不对啊,总有些先知似乎有能力预测未来,比如有人预测了金融危机,有人预测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个没错,但是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未来总会有人看对,但看对未来的绝不是一个人。那么究竟哪个人会看对未来呢?只有等到了未来你才知道。这就跟世界杯猜球一样,猜谁夺冠的都有,总有一个人会猜对,你猜谁说的准,甚至比直接猜哪支球队夺冠还要困难。

第三种谬误是最严重的,他在于对被预测变量,随机性的错误认识,有些变量可能是随即的,而不是你看到的逻辑结果。比如连仍5次硬币都是正面,你就以为他只有正面,这显然是错误的。过去15年房价一直在涨,那么你就认为房价永远上涨,这肯定也是错误的。还有人用数学公式去算彩票,这老齐也是醉了,明明就是高中数学知识,这些人莫非都是文盲不成。随机组合你能用公式算出来,那才叫奇了个怪了。

所以综合来看,人们常说智者能够预测未来,但作者说,真正的智者应该知道,自己不能预测未来。作者是黑天鹅的提出者,甚至他很早就写到过,假如有一天飞机撞上大楼,没想到还真发生了911事件,于是很多人都觉得他有某种神力可以预测未来,所以不断让他给出对未来的分析,但当他说出没有预测的时候,很多客户就会恼羞成怒,认为是他故意保留。但他说,他从不展望工作,也不做专业预测,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根本无法预测,他自己还把这个当成了优点。

有些人提供不负责任的预测,而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预测的时候,这些人通常会说,这就是我的工作,那么这些人其实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不过这可能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而已。老齐觉得,人毕竟不是机器,这个世界还是需要预测和预期的,如果都不做预测,那么可能也就没有价格了。整个经济也就都乱套了。每个人也都是喜欢得到预测的结果的,这有助于大家了解未来,也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市场情绪,只是聪明的人知道该怎么利用这些预测,我们要洞悉他背后的情绪,而不是去听预测本身。那么明天我们来讲黑天鹅的三大特点,不可预测,影响重大,与事后可解释。咱们明天再见。

赞(1)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黑天鹅》金融属于极端斯坦!所以别太把预测当回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