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俗》

恶俗 ,本文是恶俗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作者认为,恶俗就是将本来糟糕的东西装扮成优雅、精致、富于品味、有价值和符合时尚的东西。恶俗是商业社会中的某种独特现象,它的出现也与民众轻信媒体、轻信专家的特质有关。当商家、媒体等一起,把一个本来不好的东西宣传为极好的时候,人们就不自觉地落入了恶俗的文化圈套。

恶俗 书籍简介

在《恶俗》里,保罗·福塞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案例,为我们展现了美国90年代流行的恶俗文化,并对恶俗文化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恶俗之所以能在美国泛滥的原因。这是一部著名的文化批判作品。

恶俗

恶俗 作者简介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教授,美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迪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教书。他在70年代写过一本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一战”和现代记忆》,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福塞尔被认为是一名英美文化批评方面的专家,尤其擅长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观察,其观察视角敏锐,语言辛辣尖刻却又不失幽默和善意。    

恶俗 阅读收获

一件东西如果不好,就应该没什么人关注,并不会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但在恶俗之下,却有所不同。它会把不好的东西包装成某种时尚,然后人人都把这种东西当成好东西去追求。

恶俗或许是商业社会中的某种独特现象,它的出现也与民众轻信媒体、轻信专家的特质有关。当商家、媒体等一起,把一个本来不好的东西宣传为极好的时候,人们就不自觉地落入了恶俗的文化圈套。

《恶俗》介绍了保罗·福塞尔的著名文化批评作品《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福塞尔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美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迪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教书。他在70年代写过一本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福塞尔被认为是一名英美文化批评方面的专家,尤其擅长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观察。书评家认为他视角敏锐,语言辛辣尖刻但又不失幽默和善意。

来看看这位“毒舌”的文化批评家,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恶俗之物。

《恶俗》你将读到:

  1. 恶俗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2. 作者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恶俗之物都有哪些?

  3. 作者认为精神生活中的恶俗之物都有哪些?

书籍信息

书名:《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

原作品:BAD or the Dumbing of America

作者:[美]保罗·福塞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译者:何纵

恶俗 思维导图

恶俗

赞(0)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恶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