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欺诈 ,本文是美味欺诈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工业革命后,食物造假就开始大规模泛滥,这主要是因为,食物造假的鉴别和追责难度都加大了,政府的监管却并不到位。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食物造假的历史之中,却从来不缺少打假英雄的身影。
美味欺诈 书籍简介
食物造假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事实上,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以工厂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食物的生产方式随之改变,这就为造假提供了技术手段。当西方社会通过工业革命走向繁荣时,资本本身的贪婪属性也开始显现。作者通过对英国、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的食物造假史进行梳理,揭示了造假行为背后商业和政治的激烈博弈。不过,虽然食物造假的行为层出不穷,但让我们欣慰的是,历史上也有许多人,毅然选择参与一场旷日持久的打假攻坚战,正是因为他们,才让更多人认识到食物造假行为的危害。
美味欺诈 作者简介
比·威尔逊,是英国著名食品作家和历史学家,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担任思想史研究员。同时,她还在英国时政周刊《新政治家》担任过五年的美食评论家。
美味欺诈 阅读收获
谈到食物造假,人们总是先想到各种假冒伪劣的食物,比如像2008年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假奶粉事件,但食物造假的范围其实更广,既包含了缺斤少两这类坑蒙拐骗的伎俩,还包括往食物中添加有毒有害的添加剂的行为,以及招摇撞骗,夸大食物功效的谎话等。
当我们面对这些食物造假的行为时,总是容易陷入对过去的怀念,仿佛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我们吃的都是最纯净的食物。但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厂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之后,食物的生产方式随之改变,食物造假便开始泛滥。
《美味欺诈》将向你讲述食物造假的历史,以及其中一个个关于贪婪的黑暗故事。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食物造假的历史中,我们的打假英雄却一直存在。正是他们的坚持,让更多的人关注食品安全。
这本《美味欺诈》的作者,是比·威尔逊,她是英国著名食品作家和历史学家,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担任思想史研究员。同时,她还在英国时政周刊《新政治家》担任过五年的美食评论家。正是这段美食评论家的经历,让威尔逊意识到,如今我们已经很少能够接触到没有掺假的食物了。因此,她写下了这本关于食物造假历史的书。
在本书中,你将读到;
- 食物造假的历史经历了从物理造假到化学造假的变化
-
食物造假的原因,在于其鉴别和追责的难度很大,政府的监管却并不到位
-
在食物造假的历史中,并不缺少打假英雄的身影。
书籍信息
书名:《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
原作名:the dark history of the food cheats
作者:[英]比·威尔逊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周继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