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史 ,从魅力的作用机制、表现形式、构成要素等方面,详细分解了魅力的本质和演变。
魅力史 关于作者
弗吉尼娅·波斯特莱尔,美国著名文化观察家和社会思想家,在文化、历史、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她曾通过 3D 技术扫描、还原了卢浮宫镇馆之宝——断臂维纳斯,推断维纳斯很可能不是所谓的“女神”,而是在等客时候用纺线解闷儿的妓女。由于长期以来对社会审美方面的独特研究,2004年应邀登上了 TED 讲台,为公众解读魅力的力量。
魅力史 关于本书
作者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魅力现象进行剖析,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解构了魅力到底是怎么产生、怎么传播,又是怎么样激发人们欲望的。她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魅力拆解,为人们更好地理解魅力的本质、把握商业社会运行的机制以及认识自身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魅力史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魅力史》,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20万字,我会用大约18分钟为你讲述书中精髓: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和事物是怎样吸引你的,魅力是怎么深入人心的?
相信很多人对魅力这个词都不陌生,比如,你喜欢一个电影明星,你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人着迷;你看到一张阳光海滩的照片,恨不得马上就飞到那里;再或者,你看到橱窗里的包包就走不动路,心痒痒就想掏钱买下来。其实这些都是魅力的具体表现。它左右着人的审美、影响着人的行为,塑造着整个社会的品位。但你知道魅力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吗?
今天给你讲的这本《魅力史》就很好地解释了上面这些问题。它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魅力现象进行剖析,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为你解构了魅力到底是怎么产生、怎么传播,又是怎么样激发人们欲望的。可以说是把一种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件一件拆解开,摆在你的面前。理解了魅力这个事,对于更好地把握商业社会运行的机制,还有认识我们自己,都有很大帮助。
这本书的作者是弗吉尼娅·波斯特莱尔。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观察家和社会思想家。在文化、历史、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比如说那个著名的卢浮宫镇馆之宝断臂维纳斯,波斯特莱尔就曾经通过 3D 技术进行过还原,推断她很可能并不是所谓的女神,而是一位在等客的时候用纺线解闷儿的妓女。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可引起过不小的轰动。正是由于波斯特莱尔长期以来对社会审美方面独特的研究,在2004年,她还应邀登上 TED 讲台,为公众解读魅力的力量。
这期音频,我就为你详细讲讲魅力是因为满足了哪些要素,才一步步深入人心的。
魅力史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观点:魅力满足了人们逃离现实的欲望。
什么意思呢?在魅力的引导下,人们通常会暂时性的,将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在另一种环境下生活。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下面,我们先来举几个小例子看一看。
比如香槟酒,是原产在法国东北部香槟-阿登大区的一种气泡酒。当你想到香槟酒,甚至品味香槟酒的时候,真正让你感觉与众不同的,其实不仅仅是它的味道,还是它所代表的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找不到的。那一刻,你体会到的感觉就是“瞬间生活在别处”的魅力。
同样的,当你欣赏世界名作《蒙娜丽莎》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相似的感觉。这种感觉里,虽然有对达·芬奇刻画人物细节的赞赏,但更重要的是:当你真的非常入神地看这幅画时,你会发现,蒙娜丽莎微微上扬的嘴角,连同她好像一直凝视你的眼神,构成了一种神秘的微笑。这种微笑,能让你产生一种离开此时此地,回到当时当地的感觉。这里的逃离感,本来只是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但正是因为看到了这幅画,感受到了画中的魅力,它们才被激发出来。
至于刚才所说的逃离的欲望,这种欲望也不止是人们通常理解的爱与性,它还包括财富、权力、名誉、自由、冒险等等。欲望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的,但一个共同点是:它们大多是你生活中没有的,或者缺少的。
比如现在有两幅房地产宣传海报。一幅海报当中,是一个年轻姑娘,穿着短礼服和高跟鞋坐在窗台上,双手抱膝,看向远方的摩天大楼。另外一幅是一个身穿衬衫,英俊潇洒的年轻小伙子,正在从窗口眺望大海。这两幅海报都采取了高清晰度和鲜艳的色彩。
如果你是一个从内地城市来,打算在这个地区安家置业买房的人,你可能更容易被后边一幅眺望大海的海报吸引。因为,它对你内心欲望的激发是:如果你买了这样的房子,就可以逃离内地城市干燥的气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你看,在这里魅力就发挥了作用。真正吸引你的,其实并不是房子质量本身,而是它所描绘的生活图景。魅力所做的,就是把你看到的海报和你头脑中设想的生活图景,建立起一种隐性的关联。让你在这一刻产生愉悦感,甚至消费的冲动。
除了房产海报的例子,商业领域对魅力这种激发逃离欲望的运用,其实非常广泛。比如,如果让你用一些词汇来描述硅谷,你会用哪些词?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创意和高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硅谷魅力的最初来源,是加州的魅力,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州的北部,是一条不足50公里的狭长谷地。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正是大萧条时代。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士气低落的阴影当中。大量人口逃离欧洲,涌入阳光明媚、生活轻松惬意的加州。进入八九十年代后,电脑和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又给硅谷带来了新的繁荣。
加州和硅谷的魅力在它们繁荣以后,转化成了无形价值。比如法拉利就推出过一款全新的敞篷跑车,他们把这款车命名为“加利福尼亚”。很多造鞋的企业,也是这样把自己的鞋和加州联系上的。同样,苹果的产品在最醒目的标签上也通常会印着“设计于加州”,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人们在想到自己产品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加州的阳光明媚,给人一种希望,从而增强购买欲望。这些本质都是对人内心逃离欲望的操控和利用。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观点,魅力满足了人们逃离现实的欲望。我们来总结一下,魅力通常让人们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在另一种环境下生活。它所指向的图景,通常是人生活中所没有,或者缺少的。从房产广告到加州、硅谷,这种方法在商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魅力史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观点:魅力满足了人们拒绝平庸的欲望。
主流和非主流,平庸与不平庸,是任何社会都会存在的两条线索。尽管很多时候,人们因为现实因素不得不跟随主流,但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每个人在潜意识里,其实都有反主流的倾向。因为所谓的主流,是人在长期社会规则下妥协的产物,很多时候也被当做平庸。但人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些尚未妥协的部分,这些部分就构成了人天然存在的“反叛主流、拒绝平庸”的愿望。当这种愿望遇到恰当的时机和载体,被表达出来,就构成了魅力。
比如,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切·格瓦拉的头像,就是流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蓬乱的头发、镶嵌着五角星的贝雷帽和直视前方的目光,构成了一个标准的“反抗者”形象。这个形象叛逆、硬朗,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到今天,它已经在世界各地的书籍、报刊,甚至 T 恤衫上被印刷了几千万次,被称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照片”。
切·格瓦拉的头像为什么会这么流行?这恐怕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切·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本来是一位医学系的学生。但年轻时,他凭着一股热情骑着摩托车,游历了整个拉丁美洲,亲眼目睹了无所不在的贫穷。游历过后,他坚定地认为,只有“世界性的革命”才是拯救不平等的唯一方法。因此他弃医从武,投身到了拉丁美洲的革命大潮,辗转参与了危地马拉、古巴、玻利维亚等国的武装斗争。最后,被美国中情局协助的玻利维亚军队逮捕、处决。
后世对切·格瓦拉的评价中,主要有两派: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认为他是为改革而生的战士;保守派则认为他只是不顾一切的鲁莽反抗者。但无论是哪一派,都不能否认,切·格瓦拉的一生,是不平庸的一生。正是这种不平庸,对当时反叛主流、追求新奇的年轻人构成了巨大魅力。对他们来说,穿上印着切·格瓦拉的 T 恤,就意味着对拒绝平庸的表达,是充满魅力的。
当然,拒绝平庸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从当时竞选的民意调查看,支持奥巴马的不仅有年轻人,还有很多中年以上的人。是什么因素能让奥巴马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都赢得这么大的支持呢?除了他本人高超的演说天赋,这里边魅力的塑造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回想一下奥巴马塑造出来的公众形象: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目光向上凝视,看向远方地平线的。从竞选的需要出发,这显然是人为包装的产物。用美国一个媒体的话来说,“奥巴马正在练习展望未来的姿势。”
话说起来有点酸溜溜的味道,但这场参选总统的宣传战役打得确实非常漂亮。它突出了奥巴马不寻常的国际化背景。比如竞选团队就重点宣传了这位候选人的父亲来自肯尼亚,母亲是堪萨斯州的白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支持他意味着你认可美国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在这种魅力的感召下,很多渴望政治上不平庸的大学教授、公司白领,甚至很多美国白人,都把选票投给了他。
除了在政治领域,影视娱乐方面这样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很多电影中塑造的“坏女孩”形象,因为和人们一般情况下对女性温柔、娴淑的刻板印象正好相反,这些形象展现了女性叛逆的一面。比如乌玛·瑟曼,在1994年《低俗小说》里,就扮演了一个风尘女子,大受好评。而莎朗·斯通在电影《本能》中塑造的放纵不羁,甚至带着一丝挑衅的野性魅力,更是在观众中反响强烈。
电影中就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她被抓进警察局以后,竟然吸起了烟。一位警察坐在她对面审讯的时候说,小姐,这里是警察局,是不许吸烟的。但莎朗·斯通只是抬头瞥了警察一眼,反问:那你打算怎么办呢?以吸烟的罪名逮捕我吗?作为这部《本能》的主演,莎朗·斯通正是以这样反主流、不平庸,我行我素的形象,被很多影迷当做女神一样的存在。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二个观点,魅力满足了人们拒绝平庸的欲望。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反叛主流、拒绝平庸的倾向。从上世纪六十年的切·格瓦拉,到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再到很多银幕上的坏女孩形象,当人们对不平庸的追求遇到恰当的时机和载体被表达出来,就构成了魅力。
魅力史 第三部分
我们来看看第三个观点:魅力满足了人类原始的嫉妒情绪。
我们还是举一个例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第一次投入战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而英国的战斗机飞行员,也以他们英勇、无畏的形象,被人们称为“魅力男孩”。对普通老百姓来讲,这些飞行员替自己实现了飞上天的梦想,当然是十分钦佩的,但对于在其他兵种服役的人来说,这个称呼就有点变味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同样是军人,仅仅是分工不一样,凭什么他们获得了那么多关注和点赞?所以在飞机刚刚诞生的前几年,“魅力男孩”这个称号,甚至引发了飞行员和地面部队之间的对立。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就存在着一种嫉妒情绪。对老百姓而言,在天空中翱翔这个梦想实在是遥不可及,除了羡慕还有一层嫉妒,那种可望不可及的人类最原始的嫉妒情绪,只是轻微的,并且只是在潜意识里人们本身并没有意识到。但对同样是士兵,同样参与战争的其他兵种,看到飞行员比自己受到更多赞美的时候,嫉妒情绪就很明显了。
你看,人们通常认为魅力是一种正向吸引,给人的感觉总是正面的,但实际上,从社会心理学上看,具有魅力的事物往往让人产生嫉妒这种负面情绪,只不过很多时候,这种负面情绪通常停留在潜意识里,人们感知不到。并且,随着魅力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声音、影像,在社会上推而广之,当大家都被同一个事物吸引,群众的向往就会慢慢与负面情绪中和了。所以,人们看到的魅力通常只是结果,它其实是社会性嫉妒情绪经过大众消化后的产物。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比如说被很多中国女性当做银幕偶像的奥黛丽·赫本,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演过一个修女的角色。这个角色同样迷倒了很多西方女性。你可能会说,奥黛丽·赫本的气质我知道,但修女的身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在她们看来,奥黛丽·赫本自身的气质连同修女的身份一起,恰恰构造出一种魅力,那就是圣洁、崇高、与世无争。
在20世纪50年代,正是两次大战结束以后的恢复期。那时候整个西方一片狼藉。那种像修女、修道院一样的超凡脱俗,其实是社会上没有的。所以奥黛丽·赫本诠释的这个形象,恰恰填补了人们的心理空白。它表达了女性内心对现状的不满,也传递出这样一种潜台词:唉,她真幸运,可以那样与世无争。我们却只能面对现在的烂摊子,没处躲藏。
这种群体性无奈和嫉妒,经过大众消化,就演变成了对修女角色魅力的向往和对奥黛丽·赫本的欣赏。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回想一下:如果没有化妆品广告和电影明星这样的参照系,女性可能就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打扮自己。如果没有大众传媒塑造所谓的超级英雄,男性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展示男子气概。所以说,社会性嫉妒情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什么坏事,它反而能引领人们不断改进自身,改善生活质量。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三个观点,魅力满足了人类原始的嫉妒情绪。通过早期战斗机飞行员和奥黛丽·赫本的例子你可以看到,随着魅力的表现形式,在社会上推而广之,人们对它的向往慢慢与负面情绪中和。最终,人们看到的魅力,只是大众对社会性嫉妒情绪消化后的产物。
魅力史 第四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个观点:魅力是对神秘感和想象空间的运用。
我们先来介绍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原理,叫做“墨镜原理”。什么是墨镜原理呢?想象一下,你生活中戴的墨镜,除了遮阳以外,还有什么用处呢?对,其实它还是一种增加魅力的装饰。这种装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一方面,它隐藏了你可能布满血丝的眼睛,隐藏了喜怒哀乐的情绪,另外一方面,墨镜又巧妙地放大了眼睛部位的吸引力,强调了脸型的轮廓。你看,墨镜镜片是半透明的。正是这种半透明的魅力,在隐藏和强调之间达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让你觉得看到了但又没看清楚,总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有时候能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说白了,墨镜原理就是对神秘感和想象空间的运用。
比如,你看,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明星都要由专业的摄影师来拍照?因为专业摄影师了解受众对明星魅力的诉求,懂得拿捏分寸。比如有的明星脸型不是特别上镜,他们就采取侧脸拍摄。有的明星身材不是特别匀称,他们就换个角度避开这些部位,这和墨镜原理是一样的,充分运用神秘感和想象空间。很多公众人物会花费大量的精力,雇用专业团队,来筹划曝光和隐私之间的权衡。在通讯发达的时代,信息的披露通常也是具有选择性的。适当地拉开明星和粉丝的距离,又不切断联系,是他们营造神秘感的重要手段。
再比如,异国情调总是对人们充满吸引。从米兰到巴黎,从伦敦到华盛顿,那里的历史、文化、美食、风俗,对我们来讲都有着很多想象空间,这种神秘感也是很多跨境旅游的动力。
墨镜原理之所以管用,这和人们的认知结构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在了解一个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信息触点都会全面打开。而是倾向于首先接受那些容易被接受、让人身心感到愉悦的信息。换句话说,人的偏见是天生的。塑造魅力,正是对这种偏见的运用,引导偏见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四个观点,魅力是对神秘感和想象空间的运用。利用墨镜原理,也就是从隐藏和强调之间寻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保持一定神秘感和想象空间,让人对某个事物始终怀揣着好奇心。
魅力史 总结
下面,我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第一,魅力满足了人们逃离现实的欲望。魅力通常让人们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在另一种环境下生活。它所指向的图景,通常是人生活中所没有,或者缺少的。从房产广告到加州、硅谷,这种方法在商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第二,魅力满足了人们拒绝平庸的欲望。我们讲到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反叛主流、拒绝平庸的倾向。从上世纪六十年的切·格瓦拉,到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再到很多银幕上的坏女孩形象,当人们对不平庸的追求遇到恰当的时机和载体被表达出来,就构成了魅力。
第三,魅力满足了人类原始的嫉妒情绪。通过早期战斗机飞行员和奥黛丽·赫本的例子你可以看到,随着魅力的表现形式在社会上推而广之,它会慢慢与负面情绪中和。最终,人们看到的魅力,只是大众对社会性嫉妒情绪消化后的产物。
第四,魅力是对神秘感和想象空间的运用。利用墨镜原理,也就是从隐藏和强调之间寻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保持一定神秘感和想象空间,让人对某个事物始终怀揣着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