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8:自我谅解才能释放自我!

自控力,自我谅解才能释放自我!。自控力,昨天我们说到了那又如何效应,那么这个循环该怎么破,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找了一堆爱吃甜食的女性,让他们快速的吃下一些甜甜圈,然后测试来了, 研究人员给一半人发了一条短消息,告诉他们不要太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所以尽量原谅自己刚才的放纵吧。

自控力 读书笔记

自控力 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还是继续来讲这本书,自控力,昨天我们说到了那又如何效应,那么这个循环该怎么破,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找了一堆爱吃甜食的女性,让他们快速的吃下一些甜甜圈,然后测试来了, 研究人员给一半人发了一条短消息,告诉他们不要太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所以尽量原谅自己刚才的放纵吧。而另一半人则没有受到信息,接着研究人员端来一大碗糖果,他们喜欢吃多少都行,结果收到短信,原谅自己的女性吃掉了28个糖果,而没有到信息没有原谅自己的,则吃掉了70颗糖果。所以这个实验想说明,正视你的罪恶感,有助于走出负能量,重新约束自己。而持续被低落情绪影响,更容易破罐子破摔。

有人说了,自我谅解,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吗?这办法能行得通?我们如果不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怎么自控?这可能跟我们之前谈到的理论完全不同,作者说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极其容易导致抑郁。他不仅消耗了我要做的能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能量,相反自我同情,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顶着一种负罪感,你改变错误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如释放自我,之前的清零不算,从现在起,重新规划我的计划。就比如减肥,有一次聚会没忍住,多吃了好多东西,那么此时你会怎么做呢,觉得罪恶?斥责自己?惩罚?无论怎么做,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想的应该是接下来怎么做。很显然应该继续你的减肥计划,而不是因为这一次破例,就有所中断。说点老齐的体会,有时候也会因为特别忙,而没时间继续每天2个小时的读书计划了,那么怎么办,第二天继续,如果这一段都特别忙,实在没工夫补上,那就不补了,之后继续就好。否则你可能会因为10几天积累的20多个小时欠债,而心生压力,反而就更不愿意继续了。再比如投资,一开始没做好,赔钱了怎么办,你是背着这个亏损上路呢,还是轻装上阵,显然背着这个亏损,一定要赚回来,这种心态很不好,反而会让你越错越多。不如轻装上阵,之前的就算了,认赔!并好好总结,到底哪出了问题,而先把之后的交易作对再说。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自我批评是自控力的基础,自我同情会导致自我放纵,但研究人员发现,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一些东西,解释一下,这就是说,你是否愿意当坏人,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会自我批评,首先是因为他们觉得是人就会犯错,犯错了也没什么丢人的,而还有很多不怎么成功地人,他们从不认错,总觉得自己有理,总喜欢当好人,最后也就不能进步了。之所以这些人死不认错,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于错误的认识出了偏差,认为认错就是对自我的否定。所以在这些人身上,那又如何效应集中的体现,一旦他们坚持的东西,被某些事情中断了,很可能出现自暴自弃。

所以,提高自控力,还是要先提高一下心理认知,对于错误不要过度恐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错误是你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当然我们也不是说二皮脸,而是要犯错了主动反思,主动改正,其实改正一个错误你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而相反你拒绝了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其实就离成功反而更远了。

作者举例,一个老师,他准备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写完自己的小说,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需要每天写10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其实每天只能写2页,于是他备受打击,觉得自己太慢了,后来他觉得暑假基本写不完了,那么开学后他也就更没有时间了,于是就准备放弃了,但好在听了作者的课程,他原谅了自己很慢这个现实,作者引导他关注自己的长期目标,那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小说家,而不是必须在暑假写出一部小说,所以明确了这个目标之后,他开始重新写作,后来他只能每周抽出时间写10页,并一直坚持了下去。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那个根本目标,并以最容易接近这个目标的方式去驱动自己的行为。挫折没关系,错误也没关系,重点是要方向明确的不断向前。还是得举西游记的例子,唐僧最废物,但为什么让他当领导,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方向感。其他人都想过散伙回家,只有唐僧必须要去西天取经。

心理学家发现,我们最容易做出改变的时候,就是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比如你被查出了脂肪肝酒精肝或者糖尿病,会让你马上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新的计划,如果检查身体告诉你很健康,但医生却让你少喝酒,少吃糖,你才懒得理他呢。但是很多自我改变的计划,制定的不切实际,会让我们马上又产生一种挫败感,从而发生那又如何现象。比如你想一天看一本书,但结果看30页就坚持不下去了,你会觉得也许自己根本不是看书的材料,于是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要知道,你所制定计划的这个行为,是所有改变中最容易的环节,接下来的改变会越来越难,所以心理学家管这个叫做虚假希望综合征,做计划的时候兴奋不已,但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作者说这种方法完全错了,我们要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心情,也就是说,你得用切实的效果来激励自己,而不只是在这里去幻想。

比如很多朋友到这里来跟老齐读书,希望有一天成为一个投资高手,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幻想着财务自由以后的生活,这确实让他很有动力,可是然后呢,你如果不能认认真真的把这些书看下来,不能认认真真的在知识星球齐俊杰的粉丝群里面,认真看老齐发的每一篇文章,回答的每一个问题,并坚定不移的去实施,那么最后财富自由也只能是个幻想。有个成语叫做好高骛远,说的就是这个事,制定了太高的目标,而又缺乏可持续的行动计划,最后会严重挫伤自己的自信心,甚至完全放弃了方向。所以很多人,其实都是自己放弃自己的,或者说是自己的计划害死了自己。这不是自控能解决的,是你根本不了解人性,不了解自己。而破解之道就是,必须明确方向,让目标分解,并且每天触手可及,只要方向正确,哪怕慢点,都不怕。

还记得前额皮质吗,他最擅长的不是自控,而是为错误的决定找借口,这是人跟其他动物区别最大的地方,比如在自然界里,黑猩猩不可能这次要2根香蕉,下次要6根,他们肯定是有多少要多少。但人却经常这么干,我先透支身体努力工作,将来拿着钱在颐养身体。人类是唯一一个会考虑未来可能性的物种,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贡献,让人类可以协作,可以放弃当下,延迟享乐,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和麻烦。

比如黑猩猩的脑容量只有人类的三分之一,但是黑猩猩的表现却更加理性,他们总是做出当下对自己最有利的判断,相反人类却经常显得不理性,比如马上得到2根香蕉,还是1分钟后得到6根香蕉,在黑猩猩的世界里,只有6根香蕉,根本就不会考虑2根,而人就不一样了,他会考虑延迟折扣,自己要不要再去等那1分钟的时间。当然拿香蕉来比喻人不太合适,但这种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比如抽烟,要不要爽这么一下,未来大幅提升患上肺癌的概率?很多人都选择了当即享乐。甚至国家也会如此,那么多经济智囊,高级学者,最后也只不过通过制造一个更大的困难,暂时度过眼前的难关。

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有限理性,也就是说,在变得不理性之前,我们都是理性的,或者在理想状态下,我们才是理性的。但当诱惑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马上就变得不理性。每个人的愿望都差不多,都想获得健康的身体,长久的财富,和谐的社会关系,但是当一些短期的诱惑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这个长期的想法,相比于未知虚无缥缈的未来,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即可满足。那我们到底该如何用正确的价值观,去权衡及时奖励和未来奖励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赞(0)
转载请标明出处:读后感|读书笔记 » 《自控力》8:自我谅解才能释放自我!
分享到: 更多 (0)